1978年,常宁县全部工业有企业492家,总产值14707万元,其中省属工业1家,总产值7376万元,地属工业企业8家,总产值2096万元,县属工业企业483家,总产值5235万元。在县属工业中,包括县属全民工业企业32家,总产值2654万元,;集体工业企业451家,总产值2581万元,在集体工业企业中,其中区镇公社工业企业430家,年总产值1741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属省地企业产有粗铜482吨,粗铅10446吨,商品锌8463吨,氧化锌7491吨,硫酸锌3906吨,黄金11.68公斤,锡1吨,铅精矿含量6228吨,锌精矿含量11269吨,煤焦油1025吨,洗精煤55000吨;还有生铁3262吨,铁矿石12065吨,锰矿石39724吨,铜精矿含量856吨,(其中省属企业产678吨,)发电量5485万度(其中省地属企业858万度),原煤668602吨(其中地属矿产376528吨,)木材6842米,竹材31万根,焦炭65706吨(其中地属厂产55260吨),硫酸100%56799吨(其中省地厂矿产47175吨,)合成氨3385吨,18%磷肥62125吨(其中地属厂产18354吨),21%氮肥10747吨,化学农药172吨,硫磺920吨,84#炸药114吨,水泥18114吨,红砖5830吨,耐火材料950吨,云石矿11369吨,机滚船381台,柴油机4005台,12015匹马力,变压器11000千伏安,人力打稻机496部,水泵4383台,水轮机133台,电动机2388千瓦,饮料酒387吨,食用植物油1424吨,机制纸及纸板994吨,棉布44万米,针棉织品用纱量4吨,皮鞋3100双,草席8.62万条,土纸149吨,日用陶瓷器64万件,,铁木竹制农具67万件。
1980年,全县集体企业开始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调整生产结构。1981年开始出现个体办小煤窑。1984年10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发展个体手工业,当年个体经营工业主要是经营粮油加工厂、石灰厂、砖瓦厂和小煤窑,小有色金属矿等。1985年,县内有工业企业365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3家,(中央属1家,省属6家,市属7家,县属29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61家(县属13家,轻工业局属21家,区镇乡办115家)。全部工业总产值2448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66.46%,年均增长9.49%。其中县属工业总产值6588万元,比1978年增长25.85%。年均增长3.69%。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总产值3427万元,比1978年增长30.82%,年均增长4.4%。集体工业总产值3116万元,比1978年增长20.73%,年均增长2.96%。1988年,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个体工业有1264户,从业人员2681人。其中手工工419户,888人,修缮业3户,13人,修理业623户、756人;私营工业37家,从业810人;其他个体工业182户,241人。当年全县个体经营工业产值237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8%。
1990年,常宁县全部工业企业单位7479家,全部工业总产值达6972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63.97%。年均增长12.8%。比1978年增长172.98%。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产值852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38.36%,年均增长7.67,集体所有制企业产值777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116.85%,年均增长23.39%。全县合作经营、城乡个体工业共有7248家,从业19315人,年产值731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8.44%。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工业行业有煤炭采选业,食品制造业,缝纫业,化学工业、建材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业,机械工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不足千万元的行业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建材采选业、木材采选业、饮料制造业、饲料工业、造纸品业,印刷业、电力生产业、炼焦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
在1991年至1995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工业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克服原材料短缺、能源价格上涨、资金严重不足等困难,仍保持整个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9.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990年的3.04倍,年均增长24.9%。产销率达到95.1%。比1990年增加3.1个百分点。在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其中县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11.3亿元,年均增长4.82%;集体工业企业完成7.26亿元。比1990年增长13.1%。个体私营企业达11.1亿元,年均增长87.5%。1995年实际完成主要产品产量与1990年相比,棉布达57.21万米,增长181.3%;配合饲料0.67万吨,减19.2%;机制纸及纸张0.44万吨,增长83.3%;饮料与酒0.07吨,减少5%;日用陶瓷1647.4万件,增长103.4%;原煤157.88万吨,增长45.6%;发电量0.54万度,减少18.2%;有色金属59331吨,增长42.3%;硫酸13.48吨,增长35.9%,化肥3.19万吨,增长24.6%;农药0.46万吨,增长48.4%;水泥13.55万吨,增长101.6%;内燃机1.72万千瓦,减少30.6%;变压器1.06万千伏安,减少22.1%。
1996年至2000年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市工业企业继续深化改革,继续开展改组,改制和重组,努力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克服资金短缺困难,使生产保持适度增长,2000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1.88亿元,是1995年的2.1倍,平均每年增长15.9%。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县属工业3.67亿元,是1995年的2倍,乡村工业8.55亿元,比1995年增长64.4%,个体私营企业37.29亿元,为1995年的2.6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1995年相比:原煤114万吨,减少27.4%;发电量0.52亿度,增长4%;有色金属14.93万吨,增长144.4%;硫酸10.86万吨,减少19.6%;水泥13.91万吨,增长2.7%;水泵1.4万台,减少24.7%。
2001年后,全市工业企业继续深入改革,加大改组,改制和重组的力度,努力开拓市场,调整结构,重点提升矿业经济,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2001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工业增加值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集体工业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个体私营企业2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主要产品产量原煤31.59万吨,比上年增长9.55%;发电量0.46亿度,增长9.09%;有色金属18.35万吨,增长11.28%;硫酸13.51万吨,增长24.43%;水泥5.35万吨,增长102.6%;化肥0.97万吨,增长25.28%。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27家,其中亏损企业1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增加值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拥有流动资产6.38亿元,固定资产9亿元,全年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利润0.07亿元,利税0.97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9.3%。2002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9.27亿元,比上年增长7.9%。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规模以下工业27.06亿元,比上年增长8%。实现工业增加值14.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6.01亿元,增长12.2%;规模以下工业7.03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全市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33家,其中亏损企业24家,比上年增加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4.15亿元,比上年增加12.9%。实现增加值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拥有流动资产8.74亿元,比上年减少0.4亿元,下降4.4%,固定资产7.74亿元,比上年减少0.37亿元,下降4.6%,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37亿元,比上年增加3.36亿元,增长10.3%;实现利润4448万元,比上年增加2380万元,增长86.9%,利税13003万元,比上年增加3382万元,增长35.2%。2004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80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94100万元,增长24.8%,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9%。比上年高0.9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1.7%和29.4%。工业快速发展带动全市用电量大幅上升,全年用电量2.5亿度,增长19.7%。2005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5.36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8.97亿元,矿产、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增加值12.52亿元。200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0.92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3.31亿元,矿产、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农产品加工等增加值22.23亿元。2007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5.52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2.43亿元,采矿、化工、冶炼等增加值19.52亿元。2008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15亿元,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1.09亿元,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3.24亿元,重工业增加值27.33亿元。
2009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总数已达到103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9.12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同比增长24.5%;全市工业技改投资额完成10.026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8.3%;全社会用电总量8322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69%,其中工业用电总量5711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81%。
2010年,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13亿元,增长2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113户,实现增加值52.81亿元,增长24.5%,优势产业继续成为支撑工业快速发展的支柱。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7.99亿元,增长21.4%。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33.95亿元,占整个规模以以工业增加值的64.3%,增长25.8%,其中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7.74亿元,增长12.6%,占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2.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6.1%,拉动增长21.1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30.8%;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61.8%;建构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18亿元,增长74.5%。在规模以上工业重点监测的21种工业产品中,有15种产品生产增长,6种产品生产下降。主要产品有:原煤63831吨,增长12.9%;硫铁矿石(折含硫35%)130865吨,增长25.6%;硫酸243337吨,增长2.5%;发电量11084万千瓦小时,增长26.7%;氮肥17380吨,增长21.4%;化学农药45092吨,增长358.4%;水泥33.34万吨,增长27.1%;十种有色金属17.23万吨,下降0.5%;铅85909吨,下降10.5%;锌78173吨,增长9.9%;锡8282吨,增长38.2%;采矿设备1468吨,增长5.9%。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向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26.5%,比上年提高36.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87亿元,增长45.8%;产成品存货4.0亿元,下降14.6%;实现利税总额4.11亿元,增长110.6%;实现利润总额1.87亿元,增长814.9%;亏损企业亏损额0.34亿元,下降67%,亏损面为0.97%,四大支柱行业中,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最多,增速最快,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7亿元.增长62.4%。
“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0%,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8.5%提高到2010年的4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4.7%提高到6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20.2%的高增长,比“十五”时期提高5.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建材、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四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各类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一区三园一廊”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形成布局合理、主业明确、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建筑业
1979年常宁县除县建筑工程公司有300职工外,有镇、公社基建队30个,职工930人。当年全县建筑房屋竣工面积1.33万平方米。次年全县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到36家,1133人。建筑房屋竣工面积4.33万平方米,竣工价值296.52万元,其中厂房0.66万平方米,仓库0.59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900平方米,办公室800平方米,住宅1.62万平方米,教学用房7500平方米,医疗用房2000平方米,其他3400平方米。1984年,全县施工企业达50家,职工3284人,县建筑公司被有关部门审查定为三级施工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030平方米,竣工面积达6.32万平方米,竣工价值668万元,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53万平方米,竣工价值375万元。1985年后,全县先后有7个乡镇建筑企业定为四级施工企业。1990年,全县有建筑施工企业47家,其中农村建筑队40家,职工总人数达3020人,其中受过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570人;有中级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的209人,共有各种施工设备890件,价值250万元,共积累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975.8万元,农村建筑队均属四级以下建筑企业,农忙务农,农闲搞建筑,共有技术人员134人,拥有固定资产366.21万元,平均年产值达1060多万元。1994年,全县上等级的施工企业达12家,其中三级施工企业3家,四级施工企业9家;农村非等级施工单位32家。职工总人数达4968人,其中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68人,初级技术职称的149人,1994年底,全县施工企业共拥有机械设备净值1176.2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034万元,是年建筑竣工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直接产值达7541.83万元,上交税金185.76万元,实现利润206.11万元,建筑工程优良率由1994年的15%上升到37%。1995年建筑业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09亿元,比1990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20.9%。
1998年,全市建筑队伍四级以上企业发展到19家3685人,其中二级施工企业1家,三级施工企业4家,农村非等级企业31家6135人。施工队伍中有高级技术职称5人,中级职称126人,初级职称361人。全市施工企业共拥有机械设备净值221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162万元,较1995年初分别增加1097万元和1128万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工艺等不断更新,引进了防水、防潮、隔音、隔热、抗压、抗震等新技术,预制构件的批量生产取代传统的木材石料;电力和机械的广泛应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外装饰普通铺设瓷板砖,部分使用硫璃瓦;内装饰使用“888”胶代替石灰墙,瓷板地代替水泥地和水磨石地板。施工队伍能实施宽跨度,深基础、多层次、高技术的大型工程建设,自1995年至1988年的四年中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程实行招投标的共72个,总面积12.7万平方米,直接产值5837万元,中应纳入招投标管理的93%。2000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1.01亿元,是1995的垢3.2倍,平均每年增长26.1%;实现增加值3.30亿元,是199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1.9%。
2001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增加值3.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全市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投标承包工程69个,施工面积2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万平方米,完成产值2.44亿元,增加值0.85亿元,上交税金800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2002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共10家,投标承包工程83个,比上年增加14个,施工面积5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6.6万平方米。完成产值2.97亿元,增加值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7%、17.6%。上交税金200万元比上年减少75%,实现利润8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2003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0家,投标承包工程92个,施工面积54.9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1.97万平方米,完成产值3.39亿元,增加值1.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14%。上交税金131万元,比上年下降34.5%。实现利润876万元,比上年增长9.5%。2004年建筑业生产和利润持续增长。全年社会建筑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企业10家,施工面积65.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8.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81万平方米,完成产值38434万元,增加值1314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14.9%,上交税金329万元,比上年增长151.1%,实现利润8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9%。2005年,建筑业总产值10.03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76亿元。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11.32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2亿元。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24.36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1亿元。2008年,有建筑企业数11家,完成增加值2.39亿元,实现利润2831万元。
2010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2011亿元,增长14.4%。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1个,工程结算收入54.2亿元,下降13.1%;实现利税总额2.8 亿元,下降0.34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 万平方米,下降14.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3.29 万平方米,下降41.4 %。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