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透(1907—1987),原名李晶,另名李饱难,柏坊镇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长沙读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考入国民党湖南省学校,从事工运工作。“马日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逃到武汉。同年下期,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预科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因参加支援震寰、裕华纱厂罢工斗争,受伤被捕,坐牢1年有余,遂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民国十八年(1927年)改名李之透,考入长沙广益中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下期考入湖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回母校广益中学任教。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广益中学被烧,李之透建议将广益迁到常宁柏坊大坪。民国三十三年(1949年)春,他任广益中学代理校长。6月,衡阳告急,学校被迫解散,近200名湘北、湘中师生,家乡沦陷,无家可归,生活无着,李之透到处筹借粮食,甚至拿出自己家的田契作抵押。旋又带领师生,辗转至蓝山,在战火纷飞中坚持办学,获得湖南省教育厅发给50万元的奖金(可买稻谷500石)。抗日胜利后,他除继续在蓝山办学外,并为在长沙原址重建学校奔波,积极筹措建校经费,卒使广益在光复后之次年春,迁回长沙。
湖南和平解放前夕(1949年7月底),他与长沙市各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长沙各界拥护当局主张避免战祸呼吁和平宣言》。1951年,广益中学改为公办,次年改为长沙市第四中学,他一直担任校长。1956年,被调到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
他曾被选为湖南省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沙市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沙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务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长沙市委常委。1957年以后,他受到不公正待遇。1986年10月恢复名誉。1987年病逝。
常宁县政协为了纪念这位教育家,出版了《教育家李之透》专辑。
来源:时刻新闻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