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寻人性本源 描绘城市多元

作者:张世明 编辑:redcloud 2015-11-17 10:16:37
—分享—

副标题:——读《被声音打扰的时光》有感

蔡晓航作家的长篇小说《被声音打扰的时光》在《人民文学》2014年第10期已发表。说来很惭愧,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已是20159月,当时水口山工会的李琦老师给我们赠书,这是我第一次跟晓航作家极其作品《被声音打扰的时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初次相识仍未识

说实话,我不喜欢长篇小说,很难静下心来看下去,又很难看懂。众所周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晓航作家《被声音打扰的时光》虽是长篇,但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故事枝蔓和复杂因果。容易看懂---这是我对晓行小说最直白的观感。

小说的封面就直接为我们解开了其题材的面纱,将其定位为城市小说或者说是都市言情小说。那么什么是城市文学呢?我想关于文学的体裁至今仍没有固定的定义。我的最初印象,文学应该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几大类,如果按照小说三要素来看,我想这只是典型环境下即大都市这个典型环境下纷繁复杂的情感纠结,人性的欲望和困惑,人类在金钱和世俗面前的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等等。

所以我想这部作品应该还是属于小说的范畴,而“城市文学”可能只是小说的一类而已。

作家曾经自己也说过,“城市文学”应该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描述巨型城市中个体生存、存在及其深层次文化经验的小说。“城市文学”是具有理性的,它应该与那种庸常写作对立,具有现代价值观和方法论,它是开放、多元、动态的。

细细阅读品真情

对城市文学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在空闲之余,便对作品细细品读,阅读过程中,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进行了细致梳理。通过阅读,我认为,这部长篇小说在挖掘内容深度、探寻人性本源、塑造人物形象、折射社会现实方面等方面构思极为精致,丝毫没有凌乱之嫌。

小说以卫近宇初恋情感的告别为出口,让我记忆颇深,感动良久。卫近宇作为城市中产阶级的典型,他和都市大多数人一样,经历了求学、找工作,恋爱、分手这样相似的经历。他曾经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是那样单纯地爱着钱媛,没有任何物质、功利等因素的参与,但现实的残酷,失恋的痛苦几乎让其迷失方向,当他知道钱媛为了所谓的物质离开他的真相时,他终于哭了。其实我想这也是人类最初情感的本能,在小说的133页作家写到:“此时,卫近宇终于哭了,他像个孩子一样哭着,泪水不停歇地流了出来,这是他忍了很久的泪水,时间一直欠他一个出口。钱媛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卫近宇的头,就像母亲抚摸孩子的头一样,她的眼圈也红了,但是她强忍着,并没让泪水流出来。读到这时,说实话,我真的感觉到了作者语言的真挚,它让人读后想流泪,想沉思,甚至想找一处宁静的地方,远离城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卫近宇最终被金钱打破后的那种内心的痛,我想他只有这样才能稍微舒缓。

随后,小说以卫近宇的再就业引出冯慧桐、花花公子秦枫、退休法官吴爱红、大老板青哥、青哥的情人楚维卿等系列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冯慧桐这样一位都市女性,富家千金,他为了搞到父亲的一大笔钱,想找一个合适的男人结婚,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所以说此时被钱媛抛弃的卫近宇和冯慧桐的相遇,我想这既是巧合,更是必然。随后,他们俩又因各自的年龄、观念不同、性格冲突最后分道扬镳,我想这也是在情理之中。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尤其是在大城市这种开放的、特殊的环境中分开更显得是那样的顺理成章。秦枫这样的花花公子,一直驰骋在城市的舞场,他在寻找人生温暖的同时乐此不疲地周旋各种女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秦枫终究折在欲望强烈,手段毒辣的吴爱红手中。系列人物的相继出场,在日出城堡演绎人生的巅峰对决。最后,小说以日出城堡的纷争尘埃落定,社会的种种乱像铺就了“声音”来源之路,也铺就了作者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寄托理想是正道

古人云:“文以载道。”,从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家总是试图将理想寄托于精神世界中。爱情与商战,情感与泪水紧密交织。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人呼吸加速;城市的包罗万象,让人措手无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故事情节,让人感慨万千,深思无数。小说不仅故事情节激荡起伏,在语言运用方面,亦成熟老道。如127页作者这样写到:“白驹过隙,谁留这光阴中欢愉片刻;美人回首,我与她江南里庐梦一生。”卫近宇摇头吟道。

不难看出,晓航的语言极具哲辩思维。有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又有一些理念设伏上的故意为之,看起来好像每一句下笔之前都被他仔细揣摩。那些不太像生活中能出现的对白,比如卫近宇评价冯慧桐“似乎是这个世界中最让人疼爱的那个部分”,比如老人孩子禅机四伏的对话,让读者在情节延展中忽然感到心灵的哪个角落被轻轻地触碰了一下,但又即发即收,使这么一个具有现代语感的故事别有趣味。这不是生活中的对话方式,偶有惊人之语却脱不开生活的藩篱,而且每每对这些充满理性美的语言进行回应的,往往又都是粗鄙不堪的市井腔调。

既追求理想之美,又超脱现实生活之俗。可见晓航在写作中也一直在靠近生活现实或者说在对城市生活客观理性的思考。我想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既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有又批判现实的情怀。

以至于我不禁多次叩问自己,晓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经过了何方高人的指点,为何对生活看得如此透彻,对人性懂得如此明了,更是如何将城市中这些零零散散的人物,发生的点点滴滴融入到洋洋洒洒的长篇小说当中?

我想晓航作品故事简介给出了最为巧妙的回答:把故事适时地收回到卫近宇、秦枫这些人物的个人生活节奏中,用夸张的想象和极富巧思的语言,以个人生活为“透镜”,逐步放大其伦理价值和社会意义,一收一放之间,作家已完成了他对寄托于小说中的社会理想的完美阐述。

 

作者:张世明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