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宁“字灯”:传承600多年的春节民俗

作者:谭晓波 唐锦 编辑:redcloud 2016-02-20 10:23:59
—分享—

  

  (袁耀辉 摄)

  今年农历二十七,离大年初一只有两天的时间,在常宁市罗桥镇下冲村新屋袁家已经是张灯结彩、龙腾狮跃,村里的男女老少齐齐出动,隆重举行-----第二届"常宁字灯"文化节。

  (彭国良 摄)

  大年初一开始,袁家百余名村民便统一着装,伴着铿锵有力的鼓点,由青龙、黄龙、硬龙组成的百余米长龙在村民们的挥舞下腾空而起,尽情飞跃、翻腾、游动。在力与技的协调中,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展现出独具魅力的风采。

  (独具魅力的字灯表演 徐瑞东摄)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舞龙舞狮、耍灯等各式各样的迎春活动,而“字灯”却是罗桥镇下冲村新屋袁家独有的一种春节文化。每年初一至十五,袁家后辈们都要敲锣打鼓,热闹“耍灯”,让这个美丽的古村落年味浓浓。

  (耍字灯的队伍在乡间穿行 袁耀辉 摄)

  随后,颇负盛名的“字灯”队出场。28个十多岁的青少年,头戴红黄相间的礼帽,身着中式对襟大红衣裤,每人手持一个灯笼,再由一个长者举着彩旗指挥“捡”字。随着指挥者的彩旗号令,队列不断变换,在跑转的过程中持灯者时而双手高举,时而横于腰旁,有时又上下摆动,使方灯一高一低,或呈波浪形变化。

  跑转数圈后,一声锣响,持灯者即举灯排列成“大对联”、“小对联”、“大、小灯山”等造型,使字灯组成有意义的字句,如此反复表演,使二十八盏灯组成各种词句诗文,妙趣横生。

  (吴一龙 摄)

  (二十八盏灯组成各种词句诗文,妙趣横生 李成宇 摄)

  (袁耀辉 摄)

  “耍灯前,先做28个灯笼,正反两面把字写在灯笼上,每个字写一个灯,两侧面画花草虫鱼十二生肖等,使字灯更具诗情画意。”常宁字灯传承人袁运生介绍,这种以摆字造句为主的字灯,相传为袁姓先祖应明公所创,至今已600多年。发展到如今,这二十八盏灯,则象征着新屋袁家二十八支人口。字灯以一首28字七言绝句为基础,其诗曰:“天悬镜映月华中,玉树千枝花吐红,鲜色物浓春绣锦,烟凝柳苑拂熏风。”

  以清康乾时期为盛。新屋袁家光那时期书院就有三座,其中康熙年间的六峰书院,乾隆年间的思乐斋书院,均文名远扬。“耍字灯”则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家学渊源和文化传承。

  耍灯时,前行为袁氏宗族大旗,大锣大鼓开路,接着是一提灯笼长者领队;而后“狮子灯”紧随其后,跟一队锣鼓小响器,紧随四个龙门架子灯,带出“龙灯”;其后又随一队锣鼓小响器,再一个长者提灯笼,带二十八个“字灯”鱼贯而行,参加人数达一百余人。

  每至一村,东道主锣鼓鞭炮鸣铳齐响,是为迎灯,十分热闹。进村后狮龙灯先至当地村正厅堂拜祀祖先,然后三灯聚集禾坪上齐耍。先舞狮现“形”,将狮子舞出各种动、植物抑或器物的造型来,中间不时由带灯长者或接灯的村里长者提举灯笼或举手提示“打断”,断语多为恭贺喜庆或指挥耍灯活动的古典韵文,时锣鼓暂停,围观者喜闹一片。

  (武术表演“栽树” 天山雪徕 摄)

  耍字灯亦文亦武,文为诗词对联牌匾,武若行军打仗阵势,以文唤武,以武彰文。年前,即有德高望重者,集结后生,耍狮子,习武术,健身体。在新屋袁家年轻人大都学得祖传十八般武艺,以及“飘桌”、“栽树”等武术技艺。

  (武术表演“大鹏展翅” 彭国良 摄)

  (新屋袁家老少皆习武 曾微湖 摄)

  新屋袁家武术祖传于明初,源于实战,讲究攻防,传至后期,则多以观赏性为主。“狮子打”,要求参加者赤膊上阵,腰扎红带,气沉丹田,而后运气开拳,演练各路拳法;或以十八般兵器,诸如大刀、长矛、拳棍、双刀、铁尺、宝剑、流星锤、双节棍(连尺)等各种武打器械单耍或对打。

  (双龙送福 徐瑞东 摄)

  据了解,2015年8月份,新屋袁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为湖南省级传统村落,并被推荐申报全国传统村落。2015年12月被列入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屋袁家的“常宁字灯”成功申报为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作者:谭晓波 唐锦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