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段玉贤)在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沧桑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宁刘氏大屋近期迎来首次大修。记者从市文物部门获悉,目前,刘氏大屋一期抢救性修缮工程已竣工,二期、三期、四期维修将于明年启动。修缮后,刘氏大屋将恢复清代原貌。
刘氏大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常宁市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古建筑之一。由于建筑整体风格独特、庄重典雅,在湘南地区非常罕见,为地方建筑史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是研究湘南古建筑很好的实物例证。2009年被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大屋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69.8平方米。
常宁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年久失修,其文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在多次文物勘察过程中,有关专家学者逐渐摸清了常宁刘氏大屋遭受破坏的五个方面:一是屋面及墙体顶部瓦件破损、脱落;二是台基石构件残坏;三是砖拱券酥碱;四是木构件腐烂、斗拱脱落;五是排水沟壅塞不通。
此次刘氏大屋大修分四期进行,一期工程维修主要对屋面落架修缮,墙体、地面、室内木构件等四个部位进行修缮,目前已竣工;二期工程主要对东侧一院、二院、三院、四院进行修缮;三期工程主要是对西侧一院、二院、三院、四院进行修缮;四期工程将对整体外部环境进行治理。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段玉贤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