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建军 通讯员 尹维龙 许伍红
“如果不是扶贫政策,我不可能还有这个养猪场”。近日,常宁市官岭镇虾塘村刘二组养猪大户雷福生激动地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600多头,年收入近20万元。
说起养猪的历史,雷福生很是感慨。
2008年,他看准特种野猪肉在国内沿海城市良好的销售势头,认为特种野猪养殖是个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于是和妻子从打拼多年的广东深圳回到老家,把所有积蓄都投入进去,此外通过银行贷款筹集部分资金,创办了野猪养殖场。夫妻俩没日没夜地打拼了2年后,野山猪出栏了,满怀欣喜的雷福生忙着向周边及常宁城区各餐馆推销他的特种野猪肉。然而,问的人多,买的却极少。虽然野猪肉好吃,但是价格偏贵,销路很难打开。最后,他不得已只能将野山猪按照普通生猪的价格销售出去。一盘算,自己多年打拼的积蓄全部赔进去不说,还欠下70多万元,让原本殷实的家庭一下成了贫困户。
“哎呀,那段日子过得苦啊,自己懊悔过,甚至绝望过……”说起养殖野猪的经历,雷福生唏嘘不已。
2010年,村镇干部帮他认真分析,他认识到自己并不缺养猪的技术,只是对市场行情没有判断好。于是他接受建议,改养普通生猪,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启动资金和销售问题,我们帮你来想想办法。”村镇干部的表态,让原本差不多绝望的雷福生顿时觉得“天空全都亮了”。
很快,雷福生就获得了政府一笔5万元的扶贫贷款,另向亲朋好友借了部分资金,把原来的野山猪养殖场改建成生猪养殖场,小规模养殖了80头生猪。这样,加上政府部门给予的养猪补贴,他手中有了养殖的周转资金。同时,镇村两级多次选派他参加养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水平。
2011年7月,由于前期销售渠道拓得宽,雷福生养殖的 80多头出栏的生猪很快销售一空。2016年,雷福生不仅还清了70多万元债务,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并解决了环保问题。据了解,目前雷福生的生猪养殖从育种、饲养和销售已实现了“一条龙”作业。 如今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和脱贫致富示范户。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胡建军 尹维龙 许伍红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