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乡泉峰冠

作者:秦培良 编辑:redcloud 2017-11-06 09:32:10
—分享—

  泉峰冠地处我市胜桥镇西南,西连洋泉镇,南至天堂湖,是进入塔山景区的第一名户。泉峰观海拔600多米,周边山麓连绵20公里,连接胜桥、洋泉、天堂湖一带。此山一峰突起,东西陡峭,如竖旗矗立;南北坡缓,似双龙朝圣,因山形有峰,峰顶有泉,由此得名泉峰,远看山顶如鹅冠人帽,故有得名泉峰冠。昔人曾在山顶泉畔建一道观,为湘南道教祖庙,名泉峰观,故又把此山称之为泉峰观。

  自唐代著名道长谢映登栖真于此开始,历代皆为道教圣地。后来道士远去,由僧人主持,于是就将观改为泉峰寺。自观改寺后,在历史上也有兴有毁。随着旅游开发,现山脉正中有一条双行道的水泥公路直通山顶,路的两旁载满四季常青树。登泉峰冠,沿公路步行而上,大概需要一个小时,亦可驱车而行,约二十来分钟登顶。山顶最高峰原有国防部设置的三角形地理标记,现在此位置建成了常宁市广播局的信号转播塔。公路右侧现重修有三座大寺庙,即印心寺、弥峰寺和泉峰寺。山腰的弥峰寺更为突出,它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群,占地面积达4700余平方米。整个宗教修行场所占地有200多亩。三大寺庙殿堂雄伟、气宇轩昂,菩萨庄严肃穆,形神兼备,朝拜人流逐年增多,形成佛教文化胜地。

  山峰的西南面山势陡峭,人际罕至,山脚直通洋泉水库。传说唐朝大将军谢映登功成名就后退隐山林,在此山西南面悬崖处修神。昔日山上古木参天,曲径幽深;寺观卓越,名扬四方。而今依旧,重建犹新,山上常年披绿滴翠,山色葱郁,真是‘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的神奇宝地。每逢春雨时节或雨后初晴天气,山下风起云涌、云雾缭绕,宛如天宫仙境;每逢晴空万里之日,登封极目远眺,市中心的泉峰公园遥相呼应,城区三分之二尽收眼底。往西南边,俯瞰浩瀚天堂湖,只见水域辽阔,岛屿成群,湖光山色,相映成辉,云蒸霞蔚,湖天一色。山下炊烟袅袅,与山顶云雾相互交映成趣,顿时‘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夜晚观景,山下村落灯火或明或暗,大小不均,宛如天上星星铺满天空;远处市区灯光明亮,宛如夜空中的天河流光溢彩。

  山顶泉峰寺边上有一股清泉常年流出,俗称浩天池。此泉流量较大,千百年从未枯竭。泉水甘甜,冬暖夏凉,游客来此必喝上几口。泉水长年累月顺流而下,与山下众支山泉汇合,形成两条自然溪流,数百年来,就是这两条溪流灌溉了山下这片田地,养育了我秦氏祖祖辈辈。

  山下共有良田1700多亩,旱地5000多亩,人口2300多人,分布两个自然村,大部分都是我秦氏族人。现在这个地方叫泉峰冠村,过去叫留田秦家。有诗云:‘清泉峰顶流,良田平地生。人寿丰年地,唯有泉峰村’。此处山高林密、依山旁水、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村民好客,是游览观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此处从泉峰冠山边至宜水河不到两公里,昔日的宜水河没有堰坝,丰水期水流较大,可以行船。据考:我秦氏始祖泰甯公就是从江苏无锡坐船来到此地的,停船登岸的地方就叫龟脑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建常宁秦氏宗祠的地方。据家谱记载:下船登岸时,始居龟脑石,后因人丁增多,无法在此地居下,法全子应森(第六世)移居大岭下,依山而居。

  数百年来,就在这人杰地灵的泉峰山下,我秦氏家族世代繁衍,人才辈出,为国家的富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祖秦三元,为保主救国,立下了不朽功勋,首修常宁秦氏族谱封面上还留有皇榜圣旨的印记。衡阳市历史博物馆至今还保存三元公战时所穿的盔甲。特别是近代以来,造就了一大批能人强者,他们中间有党政干部、企业老板、学校教师、社会贤达、商业精英、文化艺人、部队军官、医务学者、科学技师,也有能工巧匠。如专员秦境、秦授章,北京大学教授秦克勤,常宁县委常委秦礼常,衡阳市财政局局长秦正衡,全国注册高级工程师秦鹏,还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大学讲师、部队团级营级干部、地方科局级干部胜不胜数。更为突出的是——2017年全国高考中,泉峰冠村考上十二个本科生,他们将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也是我秦氏家族发展的象征。

  上述的这些,在有些人看来很平凡,却在我的心目中又是无比的伟大,无限的光荣。因为它和中华民族得历史、祖先以及个人失去的年代盘根错节地连在一起,所以说,泉峰冠的山水,还有那无法改变的乡音,对我是无比亲切。

  说实在的,世上有许许多多的地方比乡土更加美妙,更加怡人的地方,但唯有泉峰冠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她就像母亲一样无可选择,像母亲一样给我温暖和关怀。它虽然是一座座山、一片片田地,但却养育了我秦氏祖祖辈辈。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在这里我度过了童年和幼年,留下了我扯猪草、割茅柴的足迹。这里的山,这里的水,难以忘怀。

作者:秦培良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