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题壁诗?顾名思义,就是题在墙壁上的诗。古代文人于远游或近访中,常常会因某些事物触动情感,便即兴题诗以记录当下心境。然而那时还没有报刊杂志可以发表作品,更没有手机和网络可供上传至博客、朋友圈或公众号,让人广而知之。
题名留诗一直是古代文人乐此不疲的雅事。作为当时的“自媒体”,这些题壁诗有的题在石壁上,有的题在屋壁上,还有的题在驿壁上。诸如此类,名目繁多,虽大多经岁月洗礼销声匿迹,但也不乏流传至今的名篇佳句。崔颢游黄鹤楼,灵感迸发,于是赋诗《黄鹤楼》,成为千古绝唱,连李白都自叹不如。崔护则因为题了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而家喻户晓。宋代的陆游沈园题壁,让自己与唐婉的爱情故事演绎了上千年的浪漫。当然,也有因题壁诗惹祸的例子:《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由于在酒楼题诗,被人告发,逃上了梁山。
常宁虽相对偏远,但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大量活动、聚居的痕迹,最近经考古发现的江洲城址就是佐证。自古以来,常宁境内景色也较为突出,与临近县市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久远的历史和绝佳的景色也吸引了很多文人雅士驻足浏览,在此感慨题诗。虽然这些作品不能与苏轼的《题西林壁》、杨万里的《题龙归寺壁》等名作相提并论,但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现在读来,也颇值一番玩味。
古人似乎比现代人更向往诗和远方。位于庙前的金龙岩内现在就留有很多风流雅士的刻痕。金龙岩似半月,为石灰岩溶洞。因洞前有一石突出,仿若龙首而得名。乾隆《衡州府志》就称其“秀丽为一县甲”。一个叫黄桂的宋代文人在游览金龙岩后,对洞内景色赞叹之余,顿生诗情雅致:“峥嵘头角露山边,石作金麟口吐泉。想在此中蹯屈处,时来一跃九重天。”另一首,“岩名自昔号金龙,佳景宜江第一踪。几欲广心题始末,乾坤写来尽形容。”这是金真道人尹元潮所题,颇见几分气势。这里也曾有官员的题诗。曾任常宁县令的刘自省“洁己爱民,端方率属,在任六年,卒于官,民怀其惠,为之行哭罢市。”就是这样一个被民众称颂的好官,也在金龙岩凑了个热闹:“萦纡石洞蜇龙眠,古观苔荒不纪年。百尺云根悬峭壁,千寻瀑布泻飞泉。”这些“涂鸦”之作,与这处湘南胜景相映成趣。
位于大义山侧的常宁西岭不仅物产丰富,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也可堪道。境内桐排村有一处菩提寺,寺后隐藏着一处神秘的溶洞,为西岭独特的景观。这个溶洞,不仅夏凉冬暖,而且幽深莫测,尤其是洞内的千年悬棺更是千古之谜,至今无人能解。不知何年何月,也有人在洞壁题了一首诗,署名为大义山人。“紫气黄花绿满川,毫光普照界三千。老僧传道今安在,菩提岩中一洞天。”作者连真名都不曾留下,大约是一位游离世外的隐者。
这些与景物紧密融合在一起的题壁诗,大多为当地文人随兴而至,有感而发,明心见性之作,其艺术水准并不高,但也为这些清幽僻静的山乡景致点染了一丝文化的底色。当然从中我们也可见出作者的敏捷才情和寄寓山水的情怀以及当地文风蔚起的可喜景象。除此之外,这些题壁诗还给后人留下了可供参考的资料和茶余饭后的谈资或噱头。
驿站之壁是古时最常见的题诗媒介。很久以前,常宁境内就有河州、柏坊两处水驿。它们除兼有驿邮功能和馆舍功能外,更是各级官员宦游与谪迁的必经之地。唐代的柳宗元被贬永州、宋代的寇准被贬衡州时都曾从此经过或者留宿。古代为官者基本都是文人墨客,与其政治前途、行旅生活密切相关的驿站便成了他们情感释放的“触媒”。他们奔波之途,往往清晨出发,暮晚投宿,得耗费许多日子才能到达目的的。在经历了劳累之苦和寒窗之冷后,他们有更多时间去酝酿,有迫切的心情去表达,因此也就形成了这些题壁诗。虽然这些驿站如今不见了,但在常宁历代县志中仍可找到他们的题壁之作。
柏坊驿曾是一个迎来送往的繁华之地,这里就留有两首比较有名的题壁诗。管大勋是明代嘉庆年间的进士,官至兵巡道。万历七年,他在视察湖南学政时,曾驻足常宁。面对茫茫湘水,他触景生情,题壁赋诗:“大江秋尽泛鸣榔,一息西风渡柏坊。候吏不知官艇去,长年谩道客心忙。缘涯白鹭随流水,隔岸青山带夕阳。鸿雁不来乡信杳,几回惆怅赋潇湘。”这首诗后来被收录在《康熙常宁县志》中。因为是升官不久,视察工作时经过此地,管大勋诗中虽也有思乡之意,但更多的还是苏轼那种“大江东去”的壮志豪情。
而遭遇贬黜路过此地的明代诗人姚汝循就不一样了。姚汝循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的进士,在历史上也曾颇有诗名。他因得罪上级,遭到弹劾,由大名知府任上被降至桂阳州担任同知,经过柏坊时恰逢风雨大作。他留宿在此,难以入眠,孤寂寒冷中作了一首题壁诗,题目就叫《柏坊驿题壁》:“风雨萧萧滞客程,荒亭独宿峭寒生。今宵羁思知多少,听尽千山堕叶声。”从天子脚下的大名府去往蛮荒之地的桂阳州,姚汝循心情十分糟糕。这首诗把孤愤之情寄寓其中,强烈地抒发了作者政途失意的落寞和忧伤。
常宁境内的题壁诗虽然没有产生流传千古的佳作,甚至还有“到此一游”之嫌疑,但是作为地方文化的点缀,也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这些诗不仅展现了那些路过常宁或本地文人的真性情,也为地方文化长廊增添了一丝语言智慧的光芒。如今,很多年月过去了,当我们走近这些溶洞或驿站时,吟诵这些残留于墙壁或保存于史志中的诗歌时,似乎仍可与古代文人进行一些情感的交流,甚至还能产生一丝心灵的共鸣。这也许就是这些题壁诗留存于世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来源:衡阳晚报
作者:封志良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