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能卖掉500多个桐子叶粑和艾草粑,一个星期就能挣到5000多元,家门口就能赚钱,真好哇!”近日,常宁市西岭镇桐排村五门牡丹花花开正茂,游客蜂拥而来,78岁老人曹路成说起牡丹花带来的收益,脸上笑开了花。
事实上,不仅是曹路成老人在家门口能赚到钱,牡丹花让整个五门的老百姓受益,“风景”化作“钱景”,一朵花激活了一个村。牡丹花带出的致富新路子主要得益于五门创新方式,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发挥游客火爆的优势,销售本土特色农产品,发展农家乐,打造多元化旅游项目,通过“乡村旅游+”走出致富新路子,实现乡村振兴。
昔日的五门,由于地理因素,交通不便,发展滞后,一度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村民世代种植药用牡丹,仅作中药材使用,村民空守宝山而不知。近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五门牡丹逐渐被人所知,驴友和摄影爱好者推介“撩开面纱”,一经媒体宣传,游客纷至沓来,火爆异常,每个星期有上万人前来五门看牡丹,“五门牡丹”成了人们春季踏青的必选,甚至,游客将“五门牡丹”与洛阳牡丹相媲美,唤作“北有洛阳,南有五门”,五门牡丹从石缝中蹦出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淳朴的五门人把牡丹的天姿国色免费呈现给世人,游客的到来也反哺着勤劳的五门人。艾草粑、八角元子、春笋、蕨、萝卜条、板栗、红薯、牛筋薯……乡村里的土特产成了“香饽饽”,家门口成了农产品展销会。该村党支部书记唐绍付心有感触:“牡丹花引来了外面的游客,鼓起了村民的口袋,是我们的‘幸福花’”。
为了让游客在赏花之后可以品尝到乡村的美食,五门的老百姓瞄准自己的“拿手戏”,发展农家乐,把自己家中珍藏的食材变成美食,腊肉炒蕨、土鸡蛋炒笋、茶油焖鸡、生腌萝卜条、生腌小笋……一份份农家小炒都是纯天然食品,让游客从饭菜中吃出“氧气”的味道。同时,发展体验式农家乐,让游客在“采蕨”“挖笋”“摘菜”中体验田园生活,感受农耕文化。“我的土菜馆一天要接待几百游客,每天能赚两三千块。”村民曹小琼说起自家今年新开的农家餐馆,高兴得合不拢嘴。
据该市旅游中心负责人介绍,五门的牡丹花开出了“蝴蝶效应”,当地牡丹花产业及其带动的休闲旅游观光、农产品种植销售正成为脱贫攻坚主打产业,众多贫困人口受益,众多百姓致富。如今,这里的牡丹、尾参、枳壳等中药材、无渣生姜、板栗等农副产品供不应求,很多外地来的客商更是与村民签订长期合作关系,为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五门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了“造血”基础。贫困户何改花就因此受益,在家门口当上了保洁员。“村里不光为我提供免费的中药材种苗,还为我安排了工作。”
“一朵花激活一个村”。五门牡丹所在的桐排村突出以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产业兴村、特色富农”的新路子,将精准扶贫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采取村社合一、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能人典型引路贫困户,引导农户广泛参与,加快土地流转、创造就业岗位、种植补贴与奖励、开辟生产经营收入渠道等方式,促进村民致富增收。去年,五门所在的桐排村人均增收4000多元,成功脱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五门的旅游扶贫模式,正在被周边众多镇村所借鉴,因地制宜,以“乡村旅游+”走出致富新路子。
来源:人民网
作者:吕小宝 郭华 钱辉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