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口山的山水之间,充沛着革命老区的风雨和故事。
在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我除了好奇于那些五彩缤纷的矿石外,惊奇于篾篓子、竹筒瓢、马灯、铁镐等简陋的采矿工具,更满怀敬意看着那些简陋而充满故事的梭镖、大刀、汉阳造、土炮。这是一个有故事的陈列馆。尤其让我震惊的是,那些文献资料和革命家留下的印痕。有一本1923年11月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印制的《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纪实》,是朱红的字,封面简洁,一位肌肉健壮的男子汉挥舞着比头还要大的锤子,正要砸下去。这个男子汉浑身通红,如同一团烈火,肌肉隆起,力量十足。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也就是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当时,张国焘为总主任,毛泽东为湖南部主任。
必须重温这段历史:1921年冬,中共湖南省立师范小组派黄静源、张秋人等到水口山铅锌矿创办工人夜校,宣传马列主义。1922年,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派蒋先云、谢怀德、毛泽覃、夏明翰等来水口山开展工人运动,秘密发展党的组织,成立了中共水口山小组。1922年4月,毛泽东来水口山康汉柳饭店指导革命工作。11月27日,3000多工人在水口山铅锌矿区的康家溪畔康家戏台成立了水口山工人俱乐部,并于12月5日举行了历时23天的大罢工,史称“水口山工人大罢工”。
康家戏台还在。这座始建于清代的戏台不大,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小青瓦,绿琉璃瓦剪边,正脊两端为龙形正吻,罗刹宝顶居中,台角悬风铃,浮雕装饰,是戏文中常常能看见的戏台。目前,戏台静静坐落在金联村里,前面是一垄大稻田,旁边是浅浅而清澈的康家溪。
康汉柳饭店还在。那座典型的湘南农家二层阁楼式住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也是常见普通的住宅。1960年代,曾在房屋夹墙的墙缝里发现过大革命时代使用的梭镖。现在那里有些破败。只怕谁也想不到,毛泽东只是小住一晚,这里便曾发生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对话。
水口山铅锌矿办事公署还在。那是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防部长耿飚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时年7岁的耿飚随父母来水口山投奔舅舅宋乔生,13岁成为水口山的童工。在宋乔生的引领下,耿飚逐渐成为童工的首领,走上革命道路,走上井冈山。1991年,耄耋之年的耿飚回到水口山,走过曾经的道路和山丘,轻抚水口山的矿石,他还记得小时候做童工敲矿石的日子:“那时候敲砂童工喊做敲砂麻蝈,十七十八学做窿,二十七八逞英雄,三十七八咬牙过,四十七八背竹筒……”
水口山是许多人的革命起点。彼时,水口山有许多第一。水口山工人消费合作社可能是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银行雏形。水口山工人武装起义是当时发生在湖南境内唯一一次声势较大的工人独立武装起义,史称“水口山起义”。1928年,耿飚的舅舅宋乔生成功领导了水口山工人起义,随后带领起义工人和300多名农民开赴耒衡边界的桐梓山,建立了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正是这支游击队,成就了著名的湘南起义和“八百矿工上井冈”的传奇。上了井冈的水口山工人队伍,组建军械所,修造武器,创办了人民军队最早的兵工厂;水口山工人武装被编为红四军军部直属特务营,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特务营,也是中央警备团的前身。
但是,这支队伍的战士大多牺牲了,生者寥寥。队伍的领导者宋乔生也在1929年随部队转移途中,遭地主武装突然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在水口山工人运动中,我要满怀敬意地记下这些英雄的名字。他们是:蒋先云、黄静源、唐朝英、夏明翰、韦汉、毛泽覃、贺恕和朱舜华夫妇、唐际盛、夏曦、刘东轩、谢怀德、陈章甫、宋乔生、耿飚……
还有许许多多无法得知名字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身躯迸射出岩溶般的烈火,在那暗夜的时代里,在水口山的群山中,曾有了那么惊鸿一瞥的辉煌。
二
我们路过水口山铅锌矿影剧院。这是常宁第一个工人影剧院。在1980年代,我们还很小,对这个朴实庄重的电影院极其神往。电影院最经不起时间的碾压,曾经一代人的美好记忆,现在如“白头宫女在”,只能闲坐说前尘往事。
如今走进水口山的老工矿区和居民区,都有一种灰蒙蒙的穿越时代的错觉。公路上老旧却还在奔跑的双节公交仍接送工人上下班,忽然转过十字路口会看见一个头戴矿灯的矿工雕塑。走过窄窄的小巷,抬头望见墙壁上时代感十足的标语和红五星,也会给人一种别样的情怀。大概正是因为情怀,东京电影节上获奖的、由段奕宏、江一燕主演的电影《暴雪将至》就在这里取景。
水口山背负着“世界铅都”的口碑,感受着时代的脉动。他的兴盛与远在万里之遥大西洋之侧的伦敦国际期货市场紧密相连,一呼一吸都与地球同频共振。在水十条、气十条和土十条的环保压力下,水口山重新规划了一个千亿园区的大盘子,引进中国五矿金铜、香港泛亚绿洲铜杆和铜铅锌等大项目。山山有宝的水口山,水水含金的水口山,正给这里的山和水重新定义,为富饶再次注释。
一日偶然翻阅旧史,发现曾在大革命时期被毛泽东推荐任中共中央农民部秘书的常宁人罗严烈士100年前写了一副藏头联,竟十分神妙地概述了水口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水泽汪洋,高唱大江东去;
口碑存在,漫道吾道南来。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欧阳明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