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泉峰一汪清泉映忠烈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胡建军 宁艳丽 曾国军 编辑:redcloud 2019-02-27 17:22:00
—分享—

位于金泉峰上的广播电视信号塔直冲云霄

《乾隆衡州府志(二)·同治常宁县志》所列的县城全景图

  泉峰公园正门

  金泉峰上的玉洁林寺

  公园大德广场醒目的“德”字

  公园内的水泥台阶

  老地名由来:

  金泉峰,又名金钱峰、兴泉峰、泉峰。《大清一统志》云:“县东南郊外,形势耸秀,峰顶可坐百人,中有清泉,故名。”位于山顶的一汪清泉,因泉池圆而泉眼方,象一枚古铜钱,故得名为金钱峰。后来,因金钱峰谐音,被人们转读转写成兴泉峰、金泉峰。

  老地名特色:

  金泉峰不仅是常宁古八景之一的“泉峰夕照”所在地,而且在历史上曾是常宁县城的重要防线,在此上演过血与火,生与死的厮杀与洗礼。上世纪50年代末,金泉峰规划为泉峰公园,80年代中期建成。

  ■文/图 本报记者 胡建军

  通讯员 宁艳丽 曾国军

  常宁金泉峰面积约450亩,海拔131米,主要由沙岩和花冈岩构成,山势平缓,树木葱茏,峰顶建有常宁市广播电视差转台和玉洁林寺。上世纪50年代末,金泉峰规划为泉峰公园,80年代中期建成。如今,金泉峰北麓建有儿童游乐园、老干部局、大德广场及篮球、羽毛球、门球等全民健身的场馆;西麓昔为刑场,现辟为县幼儿园和居民区;南麓为原常宁卫校校址;东麓为居民区。

  因山上一汪清泉而得名

  常宁市本土文史专家滕健告诉记者,《大清一统志》记载:“县东南郊外,形势耸秀,峰顶可坐百人,中有清泉,故名。”另外,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县东南郊,有山形势耸秀,峰顶可坐百人,中有清泉,故名泉峰。”由此可以看出,金泉峰名称由来确因山上清泉而得名。

  传说位于金泉峰顶广播电视信号塔基西边的一汪清泉,因泉池圆而泉眼方,像一枚古铜钱,故得名为金钱峰。后来,由于金钱峰谐音方面原因,被人们转读转写成兴泉峰、金泉峰。金泉峰上之泉,在非严重干旱年份,还有泉水涌出。

  滕健介绍,昔日的金泉峰地处常宁县城东南郊外。在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的金泉峰日夕返照,城楼亭阁,悉入画图,与“天开石榜”“地涌魁星”“茭潭晚渔”“西桥夜月”“南岭霁雪”“桃洲春浪”“湘寺晓钟”同为常宁县城古八景。关于“泉峰夕照”古今吟咏颇多,但最为得名的是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的:“危峰秀出四山卑,俯瞰宜城若挂眉。早是江头多瞑色,却余飞练晚来奇。”

  1959年,常宁县政府将金泉峰周边的苍岭、长岭、陈家大岭、虎形山五座山共600余亩划为泉峰公园基地。1979年重新划定公园范围时,因苍岭为县招待所占用(今卫计局),虎形山为气象台,故只划长岭、陈家岭、兴泉峰三座山,面积为112亩。1980年至1985年进行规划建设,园内有泉峰石屏、斜道林荫、翠亭揽胜、百级梯道、花圃群芳、凭栏念祖、泉峰塔影、陷池鱼渊等景点。

  随着城市的扩大,目前位于城中核心地段的泉峰街道泉峰东路、公园东路与公园西路之间,面积增加到450亩。因山势平缓,树木葱茏,浓荫蔽日,曲径通幽,鸟语花香,现在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金泉峰上埋忠骨

  滕健说:“因为昔日的金泉峰地处常宁县城东南郊外,是城内的制高点,自然成为县城的重要防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关史料记载,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八月,清兵破武冈,永历帝逃至靖州,命时任兵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吴炳和吏部考功主事侯伟时随侍太子到城步逃难。哪知当时城步已被清兵占据,两人遂被清兵俘获。吴、侯两人拒绝投降清兵,先是被押解到衡州,后被解送到常宁,羁禁于金泉峰附近的湘山寺(现迁砚池山北麓)内。

  在此关押不到半年,两人同时绝食,后寻机相继自缢殉国。吴炳在湘山寺留下了一首“荒山谁与收枯骨,明月长留照短缨”的绝命诗。吴炳和侯伟时殉国后,清兵将其尸体抛弃在金泉峰南麓的万人坑畔(大约位于今天泉峰公园挹翠亭下)。常宁城外的父老乡亲敬其忠烈,将两人尸体掩埋,并筑成两座坟茔。湘山寺的一位老僧则在其坟边两旁各种植了一棵桑树。两棵桑树相距约6米,人们便称作“桑中坟”,后又称作“双忠坟”。传说自吴、侯两人自缢后,湘山寺后山的蟠龙岭下的清水池年年干涸,直到乾隆皇帝给两人赐封谥号,池水才常年清澈,并涌流不绝。

  “从现存的文史资料来看,我们无法去考证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多少年来,人们常为‘桑中坟’添土并祭祀,表达了大家对于忠烈的崇敬之情。”滕健说。

  滕健介绍,在金泉峰上除了吴炳和侯伟时两位忠烈外,200多年后的咸丰二年(1852年),为配合太平天国起义,常宁添弟会(天地会)支坛洪英堂首领傅启安在腊园聚众起义。

  咸丰四年(1854年),傅启安率众从腊园出发围攻县城,想以常宁县城为据点策应太平天国,他们占据金泉峰并树起一面大旗,上书:“血满江河骨打霜,洪英杀气贯衡常;时人若问真消息,同到金陵是故乡。”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滕元十一、陈开芳、周信瑞带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从祁阳白水分乘数十船只沿湘江北下至柏坊登岸,连夜奔袭县城北门。知县刘宗城和团防局长李孝经闻报,大惊失色。此时,守城兵勇大多被招募到湘军,守备单薄,城墙正在加修,城墙上堆积青砖、石块。情急之下,刘宗城动员所有石匠、居民及团练守城。滕元十一指挥徒众架云梯爬城墙,均被砖石砸死砸伤,战斗从早晨持续到中午,仍未攻破城门,只得下令撤离,此时他们已被团练从四面八方围攻。金泉峰上的添弟会(天地会)支坛洪英堂首领傅启安所属的起义军后来也悉数战死,尸首堆埋在金钱峰上的大峒中。

  时人感叹,起义军旗帜上的那句“同(峒)到金陵(金钱峰上陵墓)是故乡”,不幸一言成谶。

  抗日将士血染金泉峰

  滕健介绍,根据《常宁军事志》等史料记载,1944年,日寇为了挽救在南洋孤立的部队,摧毁美国在华的空军基地,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的大陆交通线,对河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

  4月17日,豫湘桂战役爆发。6月18日,长沙沦陷,日寇兵分三路南下直指衡阳,妄图经常宁打通前往广西的通道。慌乱之中,衡耒师管区急忙部署补充团来到常宁,作防守准备工作。但此时常宁的北面,日寇小股部队已从衡阳进犯至松柏。东面,日寇隔着舂陵河(又称茭河)盘踞在耒阳,对荫田虎视眈眈。

  9月上旬,守卫常宁县城的国民党第六十师师长黄保德下令在城外金泉峰、莫家园一带修筑工事,派一个营驻守,营部设石湾邓家。不久,日寇大队长居相行夫率部进犯至桐梓坪。29日下午,偷袭加塘,占据刘家岭,炮击石湾邓家哨所。

  30日分兵包围县城的东门和北门,居相行夫率主力从正面进攻西门。占据刘家岭的日寇炮兵疯狂炮击县城,城中房屋纷纷着火崩塌,金泉峰的工事多处被击毁,南门苍岭的城墙崩塌了30多米,但守军仍守在阵地用炮火狙击日寇。日寇见势不妙,从东门夏家和高岭亭子兵分两路包抄县城东门,但均被金泉峰上的守城将士用机枪压制,不能前进一步。穷凶极恶的日寇于是集中炮火轰击金泉峰,致使金泉峰上的将士全部牺牲。黄保德见援军迟迟不至,只得下令由县城南门浴血奋战突围,常宁县城至此沦陷。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胡建军 宁艳丽 曾国军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