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早是泉峰多瞑色

来源:衡阳晚报 作者:欧阳明勇 编辑:redcloud 2019-07-18 16:57:12
—分享—

  在常宁城内,有一座小山,不高,从前叫金泉峰,又名金钱峰、兴泉峰。《大清一统志》记载:“县东南郊,有山形势耸秀,峰顶可坐百人,中有清泉,故名泉峰。”峰上曾建造有天心阁,是常宁城一个风水之地。

  明清时期,常宁城内古“常宁八景”:天开石榜、地拱魁星、湘山晓钟、茭潭晚渔、桃洲春浪、泉峰夕照、西桥秋月、南岭霁雪。其中有五景,都是在泉峰山下。

  1852年,清咸丰二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已显示出龙虎气象。中进士不过十四年,曾国藩的为官履历已十分丰富:进过翰林院,当过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此时正署史部左侍郎。

  他刚刚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然听到母亲逝世,于是告假回家守孝。

  此时的衡州,比起太平军起义风起云涌的广西等地,稍安宁些。但天地会起义依然来势汹汹。

  雁城的十二月,是刺骨的湿冷。曾国藩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干得热火朝天。

  1853年,天地会四处举事。常宁的天地会率众攻打县城,杀死守城官兵和典吏。知县告急。

  此时,常宁城里也来了一个读书人,叫唐训方。这个中举13年了却连续四次会试落第的常宁书生,此时不过是候补教谕。唐训方正在等待分配做官时,他父亲去世了。按大清律例,他只好回乡守孝。在衡州练兵的曾国藩修了一封书信,让他协助当地团练围剿杉树峒的天地会。

  曾国藩的信札,是常宁守城人的定心丸。曾国藩百忙之中,还派出衡州团练与常宁团练一起,攻打常宁天地会驻地杉树峒。

  一场仗打下来,常宁杉树峒天地会的会众悉数被剿杀。

  然而,1854年三月,正是桃花盛开时节。常宁城南金泉峰的天心阁上忽然又树起一面大旗,上面是一首谶语诗:

  “血满江河骨打霜,洪英杀气贯衡常;

  时人若问真消息,同到金陵是故乡。”

  此时的天平天国已经定都南京(金陵),称天京。他们的北伐和东征都取得大捷。天地会的洪兵起义军与太平军遥相呼应,他们的口号很明确,要与太平军一同坐金陵。春天风和日丽,私下暗流涌动:天地会洪英堂开始谋划聚众围攻常宁县城。知县刘宗城和团防局李孝经获悉后,赶紧一边向驻扎衡州的曾国藩求救,一边请来正在城内双蹲书院教书的唐训方商议。他们都是读书致仕的,当然认为能得举人功名的都是有见识的。李孝经是县东曲潭人,也是举人出身,自己还办了团练,有些军事才能。

  此时,常宁城内的老兵都已经去衡阳参加曾国藩的湘军了。城内无人,去衡阳搬救兵倒是可以。湘军已成雏形,此时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可湘军来救是来不及的。他们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去拦截太平军的西征军。

  四月中旬,洪英堂首领滕元十一、陈开方等率洪兵从祁阳白水乘船沿湘江顺流而下。几百洪兵乘数十只船,从柏坊驿站登陆,夜袭常宁城。常宁城守卫虽有准备,仍惊慌失措。在知县刘宗城的动员下,全城皆兵,所有人登城防守。李孝经负责筹措所有后勤物资保障。

  攻城的洪兵从早晨忙到中午,还是没有攻下。洪兵本来就是连夜奔袭,已经劳累不堪。天地会洪英堂的首领滕元十一没想到小小的常宁城这么坚固,城内里面能人众多。于是,下令撤退。

  可是撤退已经来不及了。衡州、常宁各地团练闻风而来,攻城洪兵全部被杀。

  这一役之后,常宁双蹲书院的主讲唐训方被曾国藩以教谕随征,先入彭玉麟水军,后入罗泽南陆军,后来专门训练湘军。等到唐训方奉命再次回乡,就招募农夫匠人500余人组成“训字营”,开启了他的湘军生涯。他听说老家团丁军饷匮缺,立马捐八百两白银和六座纯铜大炮。这样一来,常宁的乡勇团丁声威大振。

  家乡观念浓重的唐训方一度官拜安徽巡抚,成为那个时代常宁官阶最高的读书人。

  值得一提的是,1858年,唐训方就奏建昭忠祠。昭忠祠建在泉峰山下湘山寺东侧,里面安放常宁籍阵亡训字营勇士980人的牌位,还有几百外地籍勇士的牌位。

  那个当年的战场,或者坟场,如今成了幽雅清静的泉峰公园。公园内苍松翠竹,树木茂密,是城市的绿肺。每当春暖花开时节,这里繁花似锦,游人如织。不由得想起康熙年间曾当过常宁十一年知县的张问明写的一首诗。张问明当知县时,主持编修了《康熙常宁县志》。他的《宜江八景》是现存最早的写常宁八景的组诗。其中《泉峰夕照》是这样写的:

  “危峰秀出四山卑,俯瞰宜城若挂眉。早是江头多瞑色,却余飞练晚来奇。”

  一切如昨,却早已物是人非。

来源:衡阳晚报

作者:欧阳明勇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