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人大与人大代表
文/刘泽平
说到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我二十七岁之前,与他们没有过多的交集,对他们的认识基本上就是一个朦胧的概念。后来,因工作变化,与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们接触多了起来,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官和深层次印象,他们庄严中带着责任与担当,神圣中践行着职责与使命。
人大印象初体验:朦胧中感到荣光
对人大和人大代表最初的印象,源于我儿时一些零散的记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父亲是一名村干部、乡人大代表。父亲写得一手好字,记得每年二三月份,应该就是现在的“两会”前夕(那时候是不知道什么是“两会”),父亲都需要在村里靠近马路旁的房子墙上最显眼的位置去书写宣传标语:“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每当这时,我和一群小伙伴总是喜欢问父亲,什么是人民代表呀?父亲就会告诉我们:“人民代表呀就是人民选出来,代表老百姓说话,帮我们向政府提建议意见的。”
到了选举的时候,在村里的屋场坪上,全村的大人都会集中到一起,将一张张纸片放进一个红色的大箱子里,然后就是把纸片拿出来统计,念名字,打正字,谁名字下面的正字最多,谁就当选“人大代表”了。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当时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只是感觉这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更多的是觉得好玩,因为人多,热闹。此时,在我眼里,“人大代表”,不过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后来,父亲更形象一点地告诉我,人大代表就像百姓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于是,在我童年朦胧而又幼稚的意识里,就一直镌刻着这样的印记。
上学后,从政治课堂里,我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等更多知识。老师更形象地告诉我们:人大代表就像一个挑夫,一头挑着党和政府的殷切嘱托,一头挑着人民群众的深切厚望。每逢二、三月份,全国“两会”召开,从电视里看到人大代表们穿着笔挺的西装,踏着鲜红的地毯,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起那高高的右手投票表决时,我感觉十分神圣。尤其是乡里召开人大会时,平时挽着裤腿子,一脚泥巴的父亲,这时候也会刮了胡须,拿出自己最干净、整洁的衣服穿上,精神抖擞去参加会议,这时候,我就在想,当选人大代表应该是无限的光荣和自豪吧。
与人大代表零距离:担当中彰显庄严
对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的进一步了解,源于我后来的工作。2011年,经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我成了常宁报社的一名记者,我们实行记者分工跟线,我负责人大工作这条线的宣传报道,与他们打交道多了起来。
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人大工作的庄严与严谨。平时采访的稿件,一般就单位部门来说,我们是由记者、编辑、总编分层把关,审稿定发的。但涉及人大的新闻稿件,从采访到编辑、发稿,人大研究室是有专人对接的,他们的程序很严谨,有时,为了一个词语,一句话的表达,一个领导的排序,我们要查阅上级文件,以及参照省市级报刊报道,反复推敲。提议案、审议相关文件时,他们要经过多轮调研、听取意见,反复讨论论证,才最终形成决议、审议意见。
8年记者生涯,我真正地感受到人大与人大代表们的责任与担当。我与全市很多人大代表打过交道,采访报道过很多他们的事迹,他们用行动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人民代表为人民”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西岭镇桐江村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徐三山让我记忆深刻,我记得他们村有一条河叫幸福河,但说实话,九十年代末,他们谈不上多么幸福,村民为了生计大量外出务工,村里留下来的都是“六一”“三八”“九九”人群。为了村里发展,村民致富,徐三山代表拖着自己残疾的腿,上下奔走,向上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对下求得群众的理解,百姓犹豫不决的事他带头先行,拿自己和家人来做“实验”,硬是带着全村百姓闯出了一条发展油茶、烤烟的绿色致富路。现在的桐江村,成了“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我市的“明星村”。全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返乡回村就业创业,家家富裕,幸福河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河。我记得徐三山代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大家选出来的,带领村民致富是我该做的事。”朴实的话语中体现着一名人大代表的担当。
工作中,我接触的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和人大代表很多,他们时刻把群众意见记在心,群众冷暖放在心,群众急难挂在心,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那里,有的热心公益事业自掏腰包资助困难群体,当群众碰到急难的时候,绝不袖手旁观,有的宁愿自己吃亏,也要一心一意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我眼中,此时的人大代表并非遥不可及的,而是近在咫尺,他们总是与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为他们奔走呼吁,帮他们解决难题,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或人民代表大会反映。他们带着责任与担当,带着温度与温情在认真履职,在践行着“人民代表为人民”这一庄严的承诺。
与人大再结缘:使命中诠释神圣
与人大再度结缘,源于2019年底的一次工作调动,我来到了市政府研究中心。在办理市人大议案和重点建议件、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审议意见及主任会议交办函、市人大专项工作评议及调研活动中,我有幸参与,和人大及人大代表们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受到:人大机关不仅是庄严、神圣的,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职务、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和担当。
当一项项决定决议,在他们的手中形成;当一个个信访者,露出了满意的笑脸;当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在老百姓中传颂。无不体现了人大及代表们的使命与担当。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改善,人大代表们心系脚下这片热土,倾听着人民的呼声,践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使命!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行使代表职权更是积极而慎重。他们依法对“一府一委两院”履行监督职能,并定期对政府部门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向政府交办建议件、意见函,自始至终跟踪督办,丝毫不放松标准,不降低要求。他们所提建议都是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大处着眼,从长远着想,善于抓住影响常宁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根本性问题。在代表们眼中,群众的事就是大事,小到一个乡镇的环境卫生,大到常宁的发展战略,只要是群众关心的,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都牵动着代表们的心。每一个问题的圆满解决,都倾注了代表们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而政府在办理过程中,也是尽职尽责不遗余力地办好人大常委会交办的每一件建议件、意见函,真诚虚心地接受每一次评议,切实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在人大与代表们的努力推动下,一条条背街小巷美化绿化亮化,一条条河流从污浊变清澈,一项项民生事业稳步推进。化解大班额、医疗卫生大改革、全域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振兴稳步实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升高。此时,我又一次感受到人大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人大与市委、市政府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同心同力、同向同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地方的发展,为了百姓的幸福。人大对政府开展的工作既是一种监督和制约,更是一种支持和促进,正是在这样一种先进的制度体系下,政府的法制建设、重大决策、高质量发展步伐越来越坚实,越来越稳健。
在我眼中,人大及人大代表们就是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他们以朴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务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强烈的使命和担当,为地方的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默默地作着贡献,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直不懈努力。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上,其使命是神圣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他们有着至高的权力,也肩负着千钧重担,他们在使命中诠释神圣,于担当中彰显庄严。
编辑:源源 王荣(实习)
二审:娜娜 泽昌
三审:白云 刘朝文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泽平
编辑:源源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