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频】柳祥国:做“锌”技术的开拓者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石朋 王玲芳(实习) 编辑:源源 2022-01-27 15:18:35
—分享—

进入株洲冶炼集团有限公司近30年来,不断学习摸索、创新实践,从一名普通锌电解工人,成长为锌电解厂生产副厂长、高级技师,先后总结推广了4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每年为公司创造效益1.2亿元以上,他就是株冶集团电解厂生产副厂长、高级技师柳祥国。

柳祥国:做“锌”技术的开拓者 (5).jpg

早上10点,在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株洲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电解车间,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踏一双深筒胶鞋的柳祥国,正在锌电解生产线上一路巡检,不时与操作工人交流沟通,仔细观察检验每一道生产工序。

柳祥国:做“锌”技术的开拓者 (1).jpg

1994年2月,刚进入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锌电解厂的柳祥国,只是一名普通电解工,但柳祥国很珍惜这份工作,不断练习装槽、出槽、巡检、剥锌、码堆,很快掌握了每个环节的要点。柳祥国不仅能吃苦,而且喜欢总结,别人上班,想的是啥时候下班,而他则在反复琢磨工作的细节。“带团队就是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要先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严格要求身边人。”柳祥国说道。

株冶集团电解厂生产工人代晓博告诉记者:“从他身上,从他工作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也学到很多东西,第一个就是吃苦耐劳,第二个就是勤于钻研,第三个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我觉得这都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柳祥国:做“锌”技术的开拓者 (4).jpg

2000年,柳祥国第一次当班长,面对部分老师傅不理解不支持等情况,他重新完善考核奖励制度,身先士卒,脏活累活顶着干,每天比别人多工作四五个小时。仅5天,班里产量就多了7吨,第一个月就实现了比其他班少二三十吨到多二三十吨的华丽转身,大家的收入也上来了。第二个月,班里气氛渐渐融洽了,班员们抢着干活了,产量在全厂拔得头筹。

“柳祥国在一线当了10多年的班长,他确实善于想办法想点子。”株冶高级工程师、电解厂技术主任周红华说。

柳祥国:做“锌”技术的开拓者 (3).jpg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后,柳祥国每年至少带1至2个产量少,难管理的班,仅2008年,他先后带了4个后进班,都在几个月内实现了逆袭。

“我们工作上有什么不懂的,他都是非常积极主动,手把手教我们,传授我们技术,传授我们方法;在生活方面,我们遇到什么的难事,他也会不断地疏导我们。”代晓博说道。

柳祥国:做“锌”技术的开拓者 (2).jpg

2007年,为了测试效果,柳祥国持续上槽40天,在40多度高温的电解槽上,独自将1360片阳极全部平整了一遍。创造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柳祥国‘四一’先进操作法”,每年能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7600余万元。近30年来,他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总结推行了40余项创新成果,每年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共计1.2亿余元。

柳祥国说:“首先要有思想上的工匠,只有有了思想上的工匠,我们才能够做产品的工匠,所以我要做个有责任的人,做个有情怀的人,把电解团队培养的更加优秀,让精细化操作更加稳定,更加深入人心。”


记 者:刘石朋 王玲芳(实习)

编 辑:李洋源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尾巴.jpg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石朋 王玲芳(实习)

编辑:源源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2022/01/27/108163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