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宁故事】鹅院书院钟声渺 滕氏一脉学风长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姝彤 2023-02-07 17:25:09
—分享—

在常宁曾流传着一句话——“东路养猪,西路读书。”说的是东边的人们靠勤劳致富,西边的人们喜欢半耕半读。“西路”就是指官岭、富贵、鹅院一带。那一片地区的人们崇尚圣贤文章,崇尚诗书传家,崇尚功名立世。

鹅院1.png

数百年来,读书求学之风劲吹不衰。这股学风,催生了鹅院书院教学相长,人才辈出的格局。鹅院书院的前身叫做滕家义学,由滕氏一族的先祖在三百多年前设立。专门为培育滕氏子嗣博取功名,经世致用而建。他们祖上规定,滕氏子孙入学免费,只要自带生活费即可。而天资聪颖、读书努力、学有所成的,还可获得滕氏族上的公产奖励。

鹅院2.png

义学出人才,人才走四方,四方传美名。就这样,年久月深,滕家义学名声在外,慕名而来的求学者不再局限于滕氏族人了,三山五洞的、祁阳、衡岳等外乡外县的、直至方圆数百里范围内都有大量学子负笈而来,登门拜师读书。“滕家义学”名声大震,外乡外县人问路不问地名,只问“滕家义学”,即妇孺皆知。滕家义学在鼎盛时期更名成了 “鹅院书院”。

鹅院3.png

学有所成者,取得功名者,又返校教书育人,身体力行地教授学子们经世致用的学问,教他们取得一技之长。并通过与时俱进式的改进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纲领,确定办学原则,开创中西结合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等新式学科,为社会培育了一茬又一茬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名人名家、文官武将。

鹅院4.png

正因为有超前的教育思想,学校越办越红火,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历史上出现过三次修葺扩建。每修缮一次,规模就扩大几分,名气就大几分。第三次维修后,师资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强化,教师不再局限于本乡本土的人才。书院广发招贤帖,四处招揽名师来执教,来自湘南各地区的名师竟达二三十名之多。

鹅院5.png

在清朝末期,学校的办学机制已经跟现代化的学校差别不大了。国学,自然科学等相关科目也已被正式设置。学生越来越多,学有所成的相应层出不穷。书院规模扩大了,管理难度也相对增加,他们有一套十分科学的管理办法,有一系列的教书育人制度。

鹅院6.png

解放后,学校被继续沿用,教育教学设施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完善。政府将这里建成了当时全县的第二所完全小学。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鹅院7.png

学生进校读书,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不再是只学“之乎者也”的八股文章,强身健体也是办学目标之一。同时对各种技能的学习更是开创了常宁各学校的先河。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必会一技,并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的进行教与学。

鹅院8.png

学校这样存在了几十年后,到八十年代后期,由于调整教学资源的配置,这个学校被停办至今。而古校的一些遗迹仍依稀可见,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甚至还记得当时校舍的建筑样式,建筑风格。

鹅院9.png

大门依然在,近百年的大门门板仍很结实,只是门框两边的对联已不见了踪迹,大门两旁的两个小耳门被砌实封闭,但第三次重修后的耳门门框条石都完整存在着。一些人还能回忆起当年学校的戏台位置与模样,还有一些老师的住房。他们说,学校当时有遮阳遮雨的走廊可通到学校任意一角,从教室到宿舍到食堂等地都不会有日晒雨淋的困扰。学校的钟很有特色,是从家族族庵里抬来的。据说,钟声敲响,方圆十里都能闻其声。

古书院座落在两条溪流交汇处,当地人说那里像个砚池,是建书院的风水宝地,而对面的族庵地形则像一枝笔,配以砚池,实现了书院出人才,族庵保平安的滕氏家族心愿。对面有仙岭耸立,谓之双峰拱秀。

书院有副对联,原文已没有人记得,其大意是:合江环抱笔墨砚池宝地,二水朝宗;仙岭护卫滕氏一脉旺族,双峰拱秀。而今蓬头稚子朗朗书声已然远去,百年书院遗风犹存。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姝彤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646746/99/122937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