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彭昭维作品:常宁瑶族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习俗(二)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昭维 编辑:刘姝彤 2023-02-07 18:07:52
—分享—

二 常宁瑶民的传统习俗

常宁瑶民与湘南、湘西及两广瑶族同属“勉瑶”、“过山瑶”种。他们的祖先多属“无产阶级”,吃住全在深山老林,生产全是刀耕火种,传统习俗大致相同。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同汉族人一样,分了田地房产,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逐步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基本祖传宗旨、道德风尚、生活方式还是基本保留的。

譬如,近代以来,他们一直保持的“母系社会制度”,一般家庭由女性当家,一般女儿不嫁(只招婿),大家不分(有的一家十多口)。由于青壮年男女上山劳作,早出晚归,而且生育未限,他们所生儿女一般自生自长,小时无姓无名,男的只叫老三、老四,女的则称五姑、六妹。他们衣食不拘,群居生活,在山上抓来老鼠、鸟雀,在河里捞来鱼虾螃蟹,多在火塘里烤熟便吃。热天光腚赤身,上山下河寻找野食,冷天就穿件单衣,围块澡帕,围在火塘旁边。想吃,就找红薯、玉米胡乱吃点;想睡,就凳上、草窝随便躺下。儿女认不得父母,父母认不得儿女,儿女丢了几天,父母却全然不知,那时候,在这里不算怪事。一般说来,他们的传统习俗大致这样。

1、生活习俗

一、服饰

他们的穿着服饰,现在基本上还保持着传统特色,中老年尤盛。青少年男女,除走亲过节,一般则已“汉化”。

这里的瑶族男人,传统服装一般穿青蓝对襟短衫。外套布褂,下着齐膝短裤,须帕束腰,头扎一条两头绣花、七尺长的青头帕,脚扎绑腿,足登镶边船形布鞋或翘鼻草鞋。冬春间,青年人爱用毛巾围脖,有的还戴手镯。

瑶族女性,传统服饰式样复杂。夏秋时节,上穿青蓝镶边对襟短衫,外套绣花短褂,下穿过膝短裤,前身下半部系过膝绣边围裙。上山劳作时亦打绑腿,穿草鞋。冬春间,穿对襟长衫,套布褂长裙,长衣袖上绣三至五节花边。腰间扎两条不同颜色的须帕,脚穿精绣船形花鞋。

瑶族女性最讲究头饰。少女包绣花青色头帕,帕角扎在脑后。逢年过节、走亲戚也有戴绒球绣花拖帽的。成年姑娘未出嫁前,用五根两尺长的竹片在头上扎个架子,将头发用蜂蜡结在架子上,再在架子上罩以精制绣帕,还挂一串七尺长的五色珠子。特讲究者,再挂上银铃,插上银簪,还戴上银牌、项圈、手镯、脚圈和戒指,走路时,银光闪闪,“当当”有声。结婚后的青年妇女,则去掉竹片头饰,戴上前尖后圆五寸高的角帽,围以小帕、五彩珠子,亦显潇洒贵气。中、老年妇女,便只是头扎小帕,两尾后坠,较显简朴、大方。

二、饮食

他们传统饮食习俗,农闲与农忙时节差异较大。农闲时(多为冬日、初春)雨雪天多,无须上山劳作。人们早上便迟迟起床,随便吃点煨薯、冷饭。下午一、二点才吃中饭,晚上则吃点中午所剩饭菜了事;晚上睡觉时,则在火炉里煨些红薯,作为次日的“早餐”。

农忙时,一般实行“两餐制”。春末、夏秋季节,人们清早吃了“早餐”,只用笋壳叶包了饭包,用竹制茶筒装了茶水或者酒糟水,带上山去,作为中餐。晚上回家,则不分早迟,吃饭睡觉。

他们的主食,一般只是玉米、红薯、粟米。而且只好以“干食”为主,有时也煮点糊糊、稀饭。认为“干食”难以消化,延长“不饿”时间;而汤粥容易消化,出汗多、不给力。

他们食料简单,很少用碓用磨加工。因为经常“过山搬迁”,碓、磨这些生活用具不便搬动。

酒、烟、茶,是这里瑶族老少的共同嗜好。客人进屋,主人的基本礼节便是递烟送茶,就连每日常来几次的邻居,也每次如此相待。

他们大多喜欢喝酒,而且一般为自酿自饮。他们用糯米、包谷、粟米、红薯混合酿制的“瓜簟酒”,有苦有甜,醇浓芳香。自己喝时,多酒、糟同舀,盛入大碗,然后冲入米汤或开水,作为美餐。待客时舀出净酒,放入红枣、白糖,色香味俱佳。一家人按大小轮劝,最后叫“满姑”(姑娘)作陪,叫你非醉不可。

他们吸烟,多用小竹烟管。即选一根无节箭竹,取二尺左右长短,两端装以铜质烟嘴、烟斗。出门、上山者,则佩以吊有火镰、引火纸、烟荷包的5 寸长短的小楠竹竹蔸烟斗。他们吸的烟草,多为自种的土烟,烟味浓香过瘾。待客时,即将自己刚抽过的烟斗上烟送客。客人如接过就抽,他们以为客人与他亲密无间,特别高兴;若客人不肯接抽,或者接过不抽,他们则以为客人嫌他不洁,从此再不向你递烟。

他们喝茶,都用大个瓦罐、大把茶叶,放置火塘煮熬,待水呈黄褐色时才饮。这样的茶进口苦涩,余味香甜,用以待客,实为深情。客人如首次未接,或接而不饮,他们便以为客人嫌他,以后再不向你敬茶。客人喝茶时,主人常拿出精制酢菜、炒苞谷给你咽茶,此至为盛情也。

三、住所

常宁瑶民人口稀少,由于躲官、躲匪、躲壮丁,躲种族歧视的原因,更由于生活、生产的需要,他们的住房多建在近水源的深山峡谷间。房屋全用小树、楠竹围成,用杉树皮、茅草盖顶,内设两层,楼层只用小树、竹片搭起。为了防避毒蛇、猛兽,人住楼上,地上只做厨房、火塘,供生活、休闲之用。家具、全是些简单的竹木制品。屋旁建有竹木小屋,作厕所、猪圈及存放农具用。

四、养殖

瑶民的家庭,一般不养鸡鸭,很少养猪,怕野兽侵害。但猫、狗却是他们家家必养的。由于养了猫,一般瑶民家少见老鼠。狗则是给他们打猎、看家的最好帮手。

五十年代,他们家家分得了山田,安居乐业,一些家庭便养了牛羊、鸡、鸭,牲猪养殖便也逐渐发展起来。

五、行旅

塔山瑶民一年四季很少外出,老人、小孩、姑娘尤甚。青、壮年男人,因怕受汉民欺侮,必要外出时,也总是三、五成群。他们的交通工具全靠扁担、箩筐肩挑脚运。他们出门一般只为赶圩(赶场),挑些土产到市上出售,买些油盐肉鱼回家。他们出门总是赤脚草鞋,大雪天也只是穿双油鞋。男人出门很少打伞,不戴斗笠。姑娘、媳妇出门,只是走走亲戚,不戴斗笠,只打把花伞,穿双花鞋,满身银饰,特爱打扮。

2、生产习俗

一、种植

在历史传统中,常宁瑶民全是“无产阶级”,生活全靠租种当地富家山地维持。他们的生产程序一般为“刀耕火种”。

第一年,开荒。把一块荒地全部砍了,烧了,一般少动锄头,上半年种粟,下半年种荞麻。

第二年,稍动锄头,但不需深挖,种植玉米。下半年便帮山主栽树、植竹。

第三年,将土地深挖以后,种上红薯或玉米和粟。

第四年、第五年,他们为山主栽种的杉树、楠竹已逐渐成林,便只能在林间间种红薯、玉米。此后,山主的树竹已基本长成,林间再不能间种粮食作物了,他们便只能迁家别处,再租山地。

二、守护庄稼

庄稼快成熟时,为了防止野兽伤害庄稼,他们便采取巡山、猎捕、守厂等办法守护。

1、巡山,是同一块土地的人们轮流去庄稼地里喊山巡视,赶走野兽。

2、猎捕,则指一旦发现野兽破坏庄稼,即全村人手持猎铳、砍刀,到出事地方“赶山”打猎,或者在庄稼地周边装些猎套、手弩。也有用毒药捕杀野兽的。

3、守厂,是在一大片庄稼地的“制高点”处建一“吊脚楼”式高脚小屋或建“△”形座地小屋。屋内设有简单床铺、水筒、竹梆等用具,人们日夜轮流在这厂屋里“喊山”守护,谓之“守厂”。守厂人一般为男人,但由于人少、山多、厂子多,有时妇女也不得不上山守厂。

4、恐吓,他们还在庄稼地周边扎些草人,吊些风铃、风梆恐吓野兽,这个方法既省人力,也很有效果。

三、农具

瑶民在生产中所使用的主要农具,只有长刀、柴刀、锄头,月刨、草耙等。

长刀是一种一米余长的大弯、长柄柴刀,用来开荒砍山使用。

柴刀是一种一尺余长的短柄弯刀,一般砍柴、砍竹、砍树都能使用。

锄头,用以深挖土地。

月刨,则是一种一米余长木柄配以铁质薄面“半边月”形刨草农具。

草耙,是一种长柄铁头四短齿(每齿约3 寸)的疏草农具。

四、储存

他们收回的粮食,十分注意储存。红薯一般只用窖藏,他们在屋内,但多在屋外土质良好的地方挖一土窖,窖口直径约1 米,深约 3 米,洞底大“弧”直径约 3—4 米的“竖窖”。他们的“横窖”则是从山脚下用挖洞的方法,按“竖窖”的大小规格横挖而成。他们挖回的红薯(及切薯、生姜、芋头等)选出损伤、霉变者,其余全部入窖,直到次年春夏,一直可保质保鲜。

对于玉米、粟类的贮存,晴天则成束挂晒,或用手工脱粒,用篮盘、竹垫翻晒。如遇雨天,便只有成束吊在楼上或摊在篾搭楼板上、地上烧火烤干。

3、年节习俗

常宁瑶民的传统年节习俗十分奇特,尤其是大年节、新春节、大忌节、盘王节更是热闹非凡。

一、大年节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常宁瑶族人的“大年节”。晚上,他们吃罢“团年饭”后,便从老到少,先男后女,依次洗澡换衣。与此同时,寨子里的青少年,便在大人们的指导下,集中到一个较宽敞的堂屋里耍拳弄棒,演练武术。半夜时分,屋主人摆出酒菜,叫他们“宵夜”。之后他们才各自回家,围坐火塘边,听老人讲古,彻夜不眠,称之“守岁”。凌晨,老人带领家人,点着火把,打开大门,放着鞭炮,化纸烧香“接财神”,再回到神堂前跪拜,向家先和财神拜年。礼毕,几个小孩每人挑着两块石头或几枝柴棒的“金银担子”进屋,这叫“拿头财”;当家人挑着两桶“金银财宝”(水)进屋,这叫“拿水财”。家里人便燃放鞭炮迎接,摆盘子“挂红”,这就叫做“开财门”。

二、新春节

新春节,即每年农历春节,瑶家人俗称“耍春”或“闹春”。在这一个月里,他们舞龙耍狮,逐寨逐家拜年。每到一寨,便“滚龙”、“耍打”(武术表演)、“对歌”,日夜不分。晚上,孩子们的“香火龙”(用稻草扎成,插满香火)来了,寨子里更是沸腾起来。他们认为,这“黄龙” 最大,这龙可以“收虫”,可保这年“风调雨顺”,遂家家秉烛相迎。妇女们拿出包谷、薯片、糖果、饼干,给舞龙者的口袋一一装满;有的人家还大肉大鱼留“龙”吃饭。席间,姑娘嫂子们还设法将酒菜往舞龙人口里塞,谓之“喂龙”,十分有趣。如遇雨雪天,这样一“耍”,直“耍”到二月的“大忌节”完方休。

三、大忌节

大忌节即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七的七天“忌日”。这是当地瑶民的独特的传统节日。他们为了祈求一年的五谷丰收,生活安定,把初一定为“忌鸟日”,初二忌虫,初三忌水,初四忌鼠,初五忌蝗虫,初六忌野猪,初七忌老虎。这七天之内,禁止上山下田做农活,仍与春节一样,只走亲访友,谈笑对歌,尽情欢乐。同时,他们在这些忌日里所搞的一些“忌日活动”也十分有趣。

“忌鸟日”,他们每家便做米粑,先天傍晚,把米粑丸粒,用树枝、竹枝扦着,每枝数粒,插入菜园里或田土中。每插一枝念一遍:“鸟崽公,鸟崽婆,上年莫吃粟,下年莫吃禾,明年给你讨老公,明年给你讨老婆。”第二天清早,寨子里的孩子们便赶早抢先进园收粑,回来煮吃。大人们说:“吃了鸟口露水粑,身体好,力气大。”

“忌鼠日”,当日夜间,他们家家户户在屋里、屋外点上蜡烛、火把,举行“耗子嫁女”活动。大人、孩子个个唱着“耗子公,耗子婆,莫在屋里啃米桶,莫在屋里啃谷箩,嫁给财主做老婆,尽你吃,心你驮(背),明年生窝好毛毛(读“莫”上声,即孩子)。

四、尝新节

每年农历六月的头一个“卯日”,也是瑶山五谷初熟季节,他们便买来大鱼大肉,每家蒸一碗“新米”(大米或粟米),先敬祖先,再喂狗,然后再家人上桌,由老到小分吃“新米饭”,饱吃一餐。这一天,他们说是狗的生日,因此,对狗特别敬重。原因之一,他们认为,“神犬”是他们的祖先;二说“五谷”的谷种是神犬从天上盗来的;三说他们认为狗是他们的好朋友,帮他们看家、打猎,很有功劳,应该犒劳。

五、盘王节

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家的“盘王节”,又叫“祭盘王”。是这里瑶族人庆丰收、祭五谷大神、祭祖宗、祭盘王的大喜日子。相传,盘王,即瑶人的祖先盘瓠,他是远古时代一部落首领高辛氏的部下,因协助高王平定南方吴王有功,被封为“驸马”。后夫妻隐居南山,生得六男六女,盘王将他们各赐姓氏,配了良缘,子孙繁衍,香火不断。数年后的十月十六日这天,盘王带领孩子们上山打猎,被一只带箭公羊撞跌在一株空桐树边的万丈崖下。妻子、儿女们悲痛万分,他们尽力捕获公羊,砍下空桐树,剥下羊皮,蒙着一截空桐树的两端,呼为“长鼓”,击鼓歌唱跳跃,寄托哀思。后代沿袭下来,遂成风俗。又有传说云:“瑶人出自武昌府”,在过洞庭湖入南山时,突然昏天黑地,波涛汹涌,船不能拢岸,并眼看有下沉的危险,船上的瑶民,立即跪下许了“盘王愿”,求盘王保佑,消灾脱险。立时,云开日出,渡船靠岸,瑶人获救。从此,瑶人每年此日还“盘王愿”,从未间断,只是规模大小而已。一般各家各户,只装香化纸,敬酒、祭饭。要搞“仪式”,少至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也有搞最大规模七天七夜的。一寨举行仪式,其他远近各寨瑶民、亲戚朋友都赶来观光。这几天,这个寨子便锣鼓喧天,歌声不断,人人欢呼雀跃,昼夜不眠。

4、婚嫁习俗

常宁瑶民的传统婚姻习俗更为奇特有趣。他们的结婚形式分“招郎”、“讨亲”两种。组合过程一般通过节日、喜庆对歌相认、相爱,经过双方父母同意,再请媒提婚。一成夫妻之后,便有“一根楠竹通到尾”,男不再娶,女不再嫁,并以此为荣的习俗。从前,也曾禁止与外族人通婚,但解放之后,即破此禁规。他们的婚礼一般都热闹、简朴。

一、招郎

“招郎”即男到女家入赘。这里的瑶家人多采取这种形式结婚。

“招郎”婚姻中又有“两不避亲”、“男从女姓”、“招回”等三种形式。“两不避亲”者,俗称“两边走”。在双方家庭都缺劳动力的情况下,婚后双方轮流去两边家里暂住半个月或一个月,待一方弟妹长大,劳力条件好转后,再在另一家定居。以这种形式结婚生下的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跟母姓,谁先谁后,依约办事。“男从女姓”者,俗称“继祖”。即男到女家结婚之后,随女方改姓改名,继承祖脉。“招回”者,即婚前双方商定,结婚后,先在女家住一、三、五年,期满后,再双双回归男方家长住。“招郎”婚礼极为简单,先由男方向女方送以简单聘礼,然后男方自己请吹鼓手敲锣打鼓送去女方家成亲。女方当然也请乐队,摆酒席相迎。 “讨亲”,是“女到男家”的普遍婚姻方式,但较之“招郎”却复杂、有趣得多。

一般“讨亲”程序为“出年庚”、“定婚”、“看亲家”、“婚礼”等四个步骤。

“出年庚”是指由媒人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由女方父母将女儿生庚写成“庚书”交与媒人,表示愿将女儿出嫁。“定婚”,是由媒人带男方的父母,择定吉日,提上一只雄鸡,带上一条须帕,一件银器,和“进门礼”(红包)等礼物送到女家,双方父母对儿女结婚的事定个日期,订个规模,但男女双方仍然不能见面。

“看亲家”,是指男女双方“订‘婚”后,男方的父母逢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节日,每次带上一只雄鸡,来到女家,看望亲家。女方父母接过雄鸡,亲家在时,并不杀吃。临近女儿的婚期,这一次亲家送来的雄鸡,才杀了全炒,好酒相待,正式招待亲家,表示同意女儿按原定日期出嫁。

“婚礼日”的前后几天,男女两家都很忙碌,热闹。此前,女方的亲戚要请出嫁满姑吃“辞嫁饭”。这几天晚上,出嫁满姑要向所有来贺喜的客人们一一唱歌“哭嫁”,表示留恋和感谢。客人们也以歌作答,对她给予安慰和勉励,然后递个红包,作为“送嫁礼”。

“婚礼”这天,吃过早饭,出嫁满姑即被男方“按亲女”和女方“送亲女”陪同,以歌向祖宗、父母兄弟和亲戚、朋友辞行。之后,由女方一直属亲戚,如舅舅、伯叔、兄弟等,撑着红伞,背出

寨外。男方则请乐队来半路接亲,请师爷、歌母在门口迎亲。

新娘入寨,鼓乐喧天。师爷、歌母便高唱迎亲歌给新娘行“洗脚礼”、“进门礼”、“拜祖宗”后,引入新房。晚上再举行“拜堂仪式”。

晚上,“拜堂礼”行过之后,即摆下“拜堂洒”,欢宴宾客。席间,以女方“送亲女”到男方乐队“敬酒致谢”为引子,双方热情对歌,再由“送亲女”、“接亲女”轮番向各席对歌敬酒。村中男女老少都来“观门”(看亲、听歌),喜堂上下,欢歌笑语,达旦通宵。

“婚礼”次日,吃了早饭,女方送亲客唱歌辞行,男方亦以歌苦苦挽留 ,如双方遇上唱歌对手,也有留下送亲客再唱一两天的。

5、丧葬习俗

上世纪50 年代之前,常宁瑶民的传统丧葬习俗十分简单。亡灵在家时,不动锣鼓,不放鞭炮,不做道场,不唱丧歌,甚至家人不许哭诉,保持默哀。说是不吵闹祖先,不吵闹亡灵。大致程序为:

一、送终

亡者死后,孝家在床前摆张桌子,敬上酒饭,烧以纸钱,全家晚辈跪在床前,至钱纸熄灭方起。

二、洗澡换衣

给亡者洗澡换衣,男丧由长子领众子孙动手,女丧由长女或长媳领众女、孙女进行。一般“三衣一裤”,照生前模样打扮。

三、入木(入殓)

在一些人为亡者洗澡换衣时,另一些人便将亡者棺材抬至正厅上方。棺前摆一张桌子,点上香烛,供上三牲,即为灵堂。在为亡者洗澡换衣后,即由众孝子将亡者抬入棺内,每日三餐在灵前供奉酒饭即可,一般为第二天申时闭殓钉棺。

四、请客

择日出丧的先一天,丧家即开始派人请客。由于亡者在家时间不长(一般1-3天),也考虑到不叫大多亲戚伤心,同时也受客人食宿条件之限,丧事请客一般只请附近亲友,不请远客。来客也不送礼,只送些米菜油盐即可。

五、送葬

瑶民送葬,“灵轿”只用“八抬”,孝子也不披麻戴孝。早上吃了“丧饭”之后,即由一支喇叭、一套锣鼓,将亡者送上山去。亡者下葬之处也不请风水先生“看地”。亡者棺材被送上山之后,也不当天下葬掩埋,说是不叫亲友看见伤心。送葬亲友,不拘远近,回头再不去孝家“辞主”,孝子也只是跪送一下,口里不言“送”字。现在,他们的丧俗基本与汉族同化。

六、做道场

以上习俗,仅指一般贫穷人家。稍富家庭,老人死了,也做道场,而且十分隆重。特别是50年代之后,便与当地汉民一样,也做道场,开路、闭殓、接亡、炒粮,请风水先生看地,基本程序大体无异。只是他们请人做道场,不请和尚、儒师,只请师公,一般两个,因为他们在“开路”、“发引”时及灵柩上山入坑之前,还要跳舞祭坛,驱鬼避邪。

6、文化习俗

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常宁瑶寨的男男女女,几乎人人都会唱歌、跳舞。他们的歌舞最具特色的是“谈笑”和“长鼓舞”。现在塔山这个近 3000 多瑶民的瑶族小乡。师爷、歌母、乐队齐全,而且水平较高,在相邻新(田)、桂(阳)、祁(阳)、常(宁)四县瑶民中,可谓声名远播。

一、“谈笑”(瑶语俗称“甘介”)。瑶家人好客,每逢喜庆,宾客盈门,夜间常以“谈笑”取乐。“谈笑”的形式,顾名思义,即是淡谈笑笑、说说唱唱。 一般以“甘宗”(唱歌)为主,其间夹些故事、说白、笑话。参加“淡笑”的主客歌手,常以诙谐的歌词,有趣的动作和说笑,常常引得观众哄堂大笑。这样的“谈笑”会,时间一般在一、两个晚上。如实遇对手或遇上雨雪天,也有夜以继日、一连搞他三天三夜的。八十年代,笔者在县文化馆工作时,曾以“谈笑”作为曲艺形式,编出《瞒麻嫡》(看丈母娘的意思)、《盘三娘借牛》等节目,参加省市会演,均获大奖;发表于省市刊物时,亦获专家好评。此曲目“瑶族谈笑”现已在《中国曲艺志》、《湖南省曲艺志》中列目,2006 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项目。

二、长鼓舞始于何时,无法稽考。仅从宋诗人沈辽的诗句“乐神打起长腰鼓”和宋景定元年颁发的《评王卷牒》中所记:“聚集一脉男女,……摇动长鼓,欢唱笙歌,鼓乐……”两句为始,至今也有 700 余年。长鼓舞的表演形式,清同治七年《桂阳直隶州志》中明确记载:“赛盘瓠者,本瑶祀,州中祈禳病或赛之。以木为腰鼓,长鼓四尺,短鼓二尺。巫以练帛二、三尺,画诸神悬之竿,鸣饶击鼓,吹角一人,以长鼓绕身而舞。二人以短鼓相向,随口歌呼……”笔者前几年也参加过两次“祭盘王”活动,所见长鼓约三尺余,两头形状如喇叭,中间握手处仅一握,打起并无音响,只作道具而已。采访表演者一瑶老师爷,称其表演内容十分广泛,主要表演瑶族人的生产、生活场面。如表现砍树、垒石建屋的动作就有二十多套。此外,如“金鸡展翅”、“画眉跳笼”、“古树盘根”、“神犬灭吴”、“盘王出世”等,都是长鼓舞最好的节目。近年来,在舞台上所见之长鼓舞,式样更光彩夺目,表演动作更优美多样。可见它确已成为祖国民族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7、狩猎习俗

一、河猎

夏日,瑶山峒里山青水秀,桃红柳绿,花香鸟语,风光如画。人们在上山下田劳作之余,便多参加河中的渔猎队伍。这时候,你若去瑶山,包你“一日三餐有鱼虾”,大饱口福。

1、捞鱼

姑娘、嫂子们人手一副用两根竹棍夹个网兜的“手网”,背个鱼篓,短裙赤脚,三五成群下河捞鱼。她们捞鱼的地方多在浅水滩上,将手网叉开放在脚下装好,而后捡开面前的石头,将“猎物”赶入网内,再起网捉入篓中。这样捞起的多是小鱼、河虾、螃蟹。尤其是那种象蝌蚪大小的“肉鱼”,和比肉鱼稍大的带刺的“八须鱼”、“黄沙古”、“麻蜊公”居多。这些小鱼肉嫩味香,煮起来稍加佐料,其味道便比那城里餐桌上的大鱼大肉不知强多少倍。

2、钓螃蟹

后生子、细伢子多喜欢钓螃蟹。他们钓螃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为坐钓。一为走钓,但无论哪种,其诱饵一般都用蛤蟆、蚱蜢、肉皮、泥鳅等。坐钓者,选择的地方多在静水处。可同时将几根钓杆放置附近几处,螃蟹闻腥味即赶来抢食,个个夹住诱饵不放。此时一起钓杆,一次可抓三五个。同时,附近的螃蟹闻到腥味都爬出洞来,钓蟹者稍去寻找,垂手可抓。

走钓者,则一人、一钓、一鱼篓。钓杆多用竹枝,将诱饵用绳子绑在竹枝尾端,然后下河,将钓饵向有螃蟹的石头洞口抖动,螃蟹闻腥而出,拼命夹住诱饵。这时,钓蟹人将钓杆缓缓拖过来,并将螃蟹翻转,让它肚脐朝上,减少“反抗力”,然后伸手抓获。这样钓取的多为大蟹。遇老练、狡猾者,只夹饵料,不肯出洞,不肯上钓,那你就只好去耐心诱导,螃蟹毕竟是低等动物,它总会上钓的。若遇真正“顽固者”,你也只得无可奈何了。

3、抓山蛙

中、老年人多喜欢到小溪里去捕山蛙。瑶山的小溪、小河中多产山蛙。山蛙,山里人以它叫声“梆梆”,又将其叫作“山梆”。山梆有“泥梆”、“勒梆”两种。“泥梆”全身褐黑或褐黄,背部光滑且有油光,因而又称“油梆”。“勒梆”则背部有米粒般肉刺,一般每个重二、三两,大的可达五、六两。其味鲜嫩、香甜,且具滋阴补阳之药效,实为山珍。瑶族人捕蛙有三种方法:

一曰火捕。农历“立夏”之后,气温逐渐升高。“端午”前后,山蛙不胜热气,夜间常出洞乘凉。此时,人们点着明亮火把,或使用强光电筒,沿溪而上,一路照去,见山蛙多有栖于石上者,因强光使它难以睁眼,伸手一抓即获。

二曰搜捕。酷热天气,白天中午,山蛙多爬出洞来,藏于溪畔草丛中乘凉,此时,人们用竹条、木棒乱搅草丛,惊得山蛙赶急跳水入洞,捕蛙人循迹摸捉,百摸百中。

三曰“蛇钓”。山蛙有恨蛇、群起斗蛇之特性。一遇有蛇攻击,一蛙恶叫报讯,群蛙闻声赶来,一齐抱住蛇身,将蛇箍死方休。人们根据山蛙这一特性,将柴棒刻以花纹,佯装为蛇,放入水中,一、两个小时后,再回头去取,即可见每根柴棒上都死死抱着山蛙。三五七八个不等,捉也难以捉下。人们凭智慧取胜,以逸待劳,不亦乐乎。

4、石板錾

常宁的瑶民爱架“石板錾”。冬天,山鼠、鸟类难以觅食,此时,他们带上竹制简单“机关”,来到溪河岸边,将“机关”架上,撒上香甜饵料,上面顶以石板,猎物来取食时,稍动“机

关”,石板塌下,猎物被立即压死,无一生还。这样获得的猎物多为山鼠、黄鼠狼、猫狸和竹鸡、画眉、山雀等。

二、山猎

常宁之西南,塔山之西北,与黄洞、兴源二地交界之瑶山,起伏绵延,方圆达数十里。这里,塔山余脉群峰逶迤,杉竹万顷,势如莽莽苍海,一望无垠。此山历来有野猪、麂子、山羊、野鸡、猫狸等野生动物数十种。人们称之为“天然动物园”。因而,七十年代之前,此处瑶民,多为猎户。十之三、五家置有鸟铳、梭标。除从事农业生产外,拜师立坛之“专业”猎户不下七、八十人,有“大山坛”猎队十余个。

1、“大山坛”猎队一般有成员十人以上。领队者被称作“掌坛弟子”,尊之为师。每次出猎前,“掌坛弟子”必先焚香、化纸、吹哨、点兵(阴兵)。再求卦预卜胜负,求保平安。进山前,队员须一律着以黑衣,(以便隐蔽),不准随便动口讲话(必免冲坏彩头),不准随便开铳(以免惊动目标)。他们狩猎的方式多为“围山”,他们敬奉的祖师是“梅山五郎”。进山后,他们听从“掌坛师傅”指挥,有的坐卡埋伏,有的随狗搜山,各自领命,投入“战斗”。

“战斗”中,坐卡队员不准随便走动,不准随便讲话,甚至不许咳嗽、吸烟,以免暴露日标,需要临时调位、移动者,一律听从师父口令或哨声指挥。当有队员击毙猎物后,须急吹报哨,朝天放铳报喜,师父再吹响口哨,召集众人撤卡归队,再化纸、吹哨、收兵(阴兵)。然后一路喜铳,归坛祭祀。

猎物归坛后,众人动手,将猎物去毛砍肉。按规定只留头部及内脏,用以煮熟祭坛,其余则照章按人(包括猎狗)分配。对猎物打响头铳并见血者,可分猎物一脚(四分之一);打响第二铳者,分猎物三皮肋骨;从山上抬猎物回家者,每人分猎物一条小腿;掌坛师父可得两份,其余见人(狗)均分。晚上“祭坛”后,众人将头及内脏砍碎炒熟,配以酒饭,任众人随吃。此称为“吃大山”,他们以为来吃的人多,以后获猎越多。实为“共同劳动,共同享受”那种原始生活之再现。

2、“小山坛”,指一家一户所立坛台。一般以本家父子兄弟带狗上山“打溜山”为主。或在炎热、酷暑天,见有野兽在小溪里滚水洗澡,溜而击之;或在寒冬大雪天,侦得猎物进窝,溜而击之。

3、装套、放药。装套,俗称“放索”。即猎人用一棍一索一篾搭,装成“机关”,埋在猎物出入路上,待猎物踏破“机关”,索、棍自然套在猎物脚上,使之欲走不能而毙命。放药者,则指近年在山中放“土炸药”和毒药者,晚放早收,亦多有中猎者。五十年代以前,此山还常见有装弩狩猎者,此专为杀虎者用。现多年不见,一或因无虎可杀;二来因保护稀有动物,有虎不准杀;三者则可能是技术失传,亦未可知。

4、捕鸟。再者,此处有一奇特猎鸟习俗,值得一提。在现塔山乡政府附近,有个山坳叫“打雕坳”。每年“白露节”前后,天气变冷,候鸟南飞从此经过。晚间,人们在坳上燃起篝火。因此处温度升高,鸟们欲停下取暖,遂一只只在火旁一、两丈高处盘旋。此时,人们用棍棒、竹尾等物,随便可把鸟打将下来,一打一大堆。而打下来的鸟一般都是白露鸟和大雁,也有近处飞来的野鸡、竹鸡、山雀等。近年来,因国家环保部门禁止 捕鸟,此种习俗逐步消亡。

8、信仰习俗

常宁瑶民信仰简单。他们不信佛教、儒教,只信仰“师公教”,只崇拜天地、崇拜祖先,相信鬼神。

崇拜天地,却只信“天老爷”、“雷公老子”,认为一年风调雨顺,是“天老爷”所赐。认为雷打死了人,是惩罚了不孝、不善的人;雷打死了树是打死了树里的精怪,为民除害。但他们对“土地公婆”却不理睬。传说是一只老虎要来吃一个猎人,找不着猎人的家门,是由一个白胡子老头领着老虎来门口的。猎人在屋内窗口看得清楚,用猎铳朝老头开了一铳,老虎逃走了,老头却不见了。回头看时,正厅神台下的“土地公婆”牌位被打得稀烂。他这才明白,那白胡子老头却是自家的“土地公”。这还得了,这老家伙吃里扒外,从此,瑶寨里再不建土地庙,瑶民家里神台下再不设“土地公婆”牌位。

崇拜祖先。盘王节他们家家敬饭,寨寨集会庆祝,每逢初一、十五,家家亦装香化钱;“尝新”、“过年”总是先敬祖先;杀猪、杀鸡,总是让祖先先“喝血酒”。

对于鬼神,他们总是谈鬼色变,敬而远之。家人生病,他们总是请“师公”驱邪捉鬼。夜里总不敢出门,生怕遇上鬼神,砍伐古树,古藤总不敢动刀,生怕触犯“树妖”、“藤精”。

他们信仰的“师公教”,其实就是道教和巫教的融合,也有人叫它“梅山教”、“鲁班教”。传教者,统称为“师公”。信奉的也只是他们自己的“师父”、“师祖”。

师公的传道方式大致是这样:一个师公带有若干“道徒”。道徒有随师行教的,也有在家守道的,但都要经过“传灯” (如佛教“炙艾受戒”)才算正式道徒。 “传灯”时,道徒家摆上丰富酒席,请师父来家作法,叫徒弟跪在坛前,头顶桐油灯火,膝跪两只大碗,直到仪式结束。以后在行教中,若遇“打卦不灵”,“请师不到”,师公也须必行此礼。“师公”死时,人们先将尸体抬入正厅,坐上大椅,头上两肩各置油灯,足踏两只大碗,身披红色“道袍”(一般只盖一块红布),面前点着香烛,烧以纸钱,这样才算“得道成神”,享受烟火。

9、传统美德与陋习

瑶族人因常住深山,很少与外界接触,因而只对祖传美德与陋习代代相传。

一、祖传美德

1、敬奉祖先、尊敬老人;

2、爱护小孩,从不打骂;

3、夫妻恩爱,从不吵架,更不打骂老婆;男死女不嫁,女死男不娶;

4、不打牌、赌博、偷汉、嫖娼;

5、不偷盗、抢劫,因而瑶民住处,真能做到“日不闭户,路不拾遗”。

6、不说谎话,对人忠诚;

7、团结互助,扶贫济困。一家建房,众人帮工,还送菜送米;一人生病,

大家送草药,不收分文;

8、不吃狗、猫、蛇肉;打猎不杀幼小野兽。

9、行侠仗义,不欺弱人。

10、尊重女性,以养女为贵。

二、传统陋习

1、一家人洗脸只用一块脸帕;刷牙,只用一个牙刷。洗澡只用一桶药水,只用男、女两块澡帕。

2、小孩、产妇及在外死了的人,尸体不准进屋,说是“乌头野鬼”,随死随埋。

《常宁瑶族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习俗》一文已在《衡阳日报》选刊部分,全文在其微信平台网上发表。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昭维

编辑:刘姝彤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646746/99/122948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