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瑶族谈笑

来源:穿越时空的记忆-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穿越时空的记忆-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源源 2023-05-05 11:05:28
—分享—

微信截图_20230504172131.png

瑶族谈笑文化采风

常宁塔山乡,在常宁之南,海拔1265米,境内有西江河,发源于天堂山,全长20公里,九曲十弯,过祁阳,入潇水,汇湘江。在塔山乡沿河依山傍水的100多个寨子里,住着近3000“过路瑶”人。在这些“过路瑶”人特定的生活场景中,有一种叫做“瑶族谈笑”的曲艺活动。这种曲艺主要流传在以塔山瑶族乡为中心的常宁、祁阳、新田、桂阳四县的瑶民中。

湘南瑶民中无传统戏剧,每逢喜庆,便以“谈笑”娱乐。基本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迎客歌”。寨子里一家来了客人,其邻居即组织三五个歌手,前来帮主家陪客。主人同意双方歌手便以联姻、敬茶等内容开唱“迎客歌”。表示迎接客人,询问客人姓名、住处、生产、生活情况等。第二部分为“坐歌堂”。以“甘宗”(讲歌)对答,此为“谈笑”主要部分。在对歌中,茶歌、酒歌、烟歌、历史歌、生产歌、生活歌、爱情歌等无所不包。表演形式以歌为主,可插说故事、笑话。语言精练,讲究押韵,一般以三字、五字、七字为一句歌词,同义词、近义词、排比句较多。第三部分为《送客歌》。天亮了,前来陪客的邻居歌手要走了,主家和主家的客人以歌送客,表示感谢、离别之情。

“谈笑”,一般由房主人主持,以歌逗笑、以话逗笑、动作逗笑、观众逗笑等手段来活跃气氛,通过歌词来回答对方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谈笑”间,主宾活跃气氛,互问情况。“谈笑”的曲调一般以“甘宗”为主,其音调变化不大。“甘宗”,即汉话“讲歌”的意思。因为双方歌手都在面前,不用扯起噪子用高腔对唱,只用平腔瑶歌“甘宗”即可。

“谈笑”一般进行一两个晚上。如双方棋逢对手,也有接连三四个甚至五六个晚上。一般一个晚上就是一个通宵。参加“谈笑”的歌手一般一方一人也可各邀歌手帮腔助阵。

“瑶族谈笑”内容多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流传方式,其歌词大都可以临场发挥,即编即唱。“瑶族谈笑”有着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经历了“踏歌”(踏鞋)时期和“坐歌堂”时期和发现提高时期三个阶段。

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着湖南长州、沅州一带的瑶族人“男女聚而踏歌”。宋代沈辽作的《踏盘曲》:“湘江东西踏盘去,青烟白雾将军树。社中饮食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女儿带镮着缦布,欢笑捉郎神作主。明年二月近社时,载酒牵牛看父母。”更清楚地描绘了瑶族民间节日文化活动的盛况。此为“野外谈笑聚会”时期。

元、明朝的四五百年间,瑶族谈笑由“野外歌会”逐渐进入“坐堂歌”时期。直至现在,瑶族人家的红白喜事,几乎都有这个项目。

20世纪80年代为“瑶族谈笑”的发现提高、发展时期。1982 年,衡阳地区举办民间文艺汇演。县文化馆干部唐牧凡和洋泉区文化专干彭昭维深入瑶山,发现并挖掘了这一民间曲艺形式。当年彭昭维以此种形式创作的《瞒麻嫡》(看丈母娘的意思)参加地区民间文艺汇演获创作、音乐、演出一等奖。继而,他创作的“瑶族谈笑”《富民政策龙都沙》参加省、市广播文艺节目听评,均获等奖。而今,这两个作品均在省《曲艺》杂志和《文艺生活》杂志发表。以后,“瑶族谈笑”《盘三娘胎借牛》《绣帕》《龙都福星》等十余个本子参加市县舞台演出,均获好评。

2001年起,常宁市政府和市民委与周边湘南地区祁阳、新田、宁远、永兴等地举行“瑶族谈笑”联谊活动。倡议每年在一个县的瑶胞聚集点举行一次演出活动,很受瑶民喜爱。

现传承谱系有两支,一支是赵大妹从师赵永生,盘文国、赵永福从师赵大妹。另一支是盘四娘从师盘大妹,盘二妹、盘秀英从师盘四娘。

瑶族谈笑”对研究瑶族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有重要价值,它的歌词和故事是瑶族口头文学的精华,是瑶族文学的代表作。

项目保护单位为常宁市文化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盘二妹和盘文国,他们为传承和发展“瑶族谈笑”竭尽全力。

来源:穿越时空的记忆-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穿越时空的记忆-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源源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646749/96/126216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