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作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示范项目,常宁市湘南纺织产业基地以"链式思维" 精准招商,吸引34家企业落户,20家实现投产,一条从棉花种植到成衣销售出口的全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在常宁市雅轩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自动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熟练作业,赶制出口俄罗斯的订单。这家2022年从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而来的企业,员工从50人发展到170人,月产牛仔裤从4万条增至13万条,2024年产值达7000万。
常宁市雅轩服装有限公司生产厂长陈胜利告诉记者:“我们对湖南常宁、广西玉林、江西于都进行了地方考察,最终选择湖南常宁。做牛仔最关键的是洗水工艺,常宁环保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也便利,节省了运输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常宁牛仔服饰产业基础也好,有很多熟练的车工,方便我们用工。”
湘南纺织产业基地项目由服饰生产园和环保设施园组成,是集棉纺、服饰生产、洗水印染、成衣加工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热电联产厂全面运行,园区配套宿舍、食堂、商店等投入使用,服装纺织产业聚链成群态势凸显、上下游生产链基本补齐。
正是基地集群集聚集约发展的规划形态、多元并蓄的园区业态、完整配套的产业生态,“三态协同”发展态势,迅速健全完善常宁纺织“基因”,让雅轩服装等企业争相落子。
水口山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瑞介绍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江浙一带纺织企业,制定‘补链、强链’招商图谱,精准对接上下游配套企业,大力完善‘棉花种植一纺纱一织布一洗水印染—制衣一销售’的全产业链格局,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充分发挥已入驻投产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搭建以商招商平台,吸引更多同行企业入住。”
既要"接得稳",更要"长得好"。常宁市人民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纺织产业链工作专班,实行每周一调度,帮助入园企业尽快生产,满负荷生产。开展水价、物业选聘、物业管理服务价格的协商,切实减轻纺织服装企业负担,实现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张瑞说:“充分利用两大园区建设成果,为转移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便利条件,大幅降低前期建设投入与时间成本。工作专班实行每周一调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全力打造稳定安心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
从“产业转移”到“产业跃迁”,常宁纺织服装产业活力迸发。目前,基地已建成近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4家企业入驻,其中20家企业已投产。三期完成达产后,预计年产牛仔服饰15亿件,年产值1000亿元,年出口贸易额500亿元。
记 者:王荣 陈瑶
编 辑:汪明泉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荣 陈瑶
编辑:小明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